|
这是7月底的一个炎热夜晚,突然一只什么东西从窗户飞进客厅,顺手抓起一个本子抽过去,打翻在书堆上
定睛一看,好像是只竹笋虫,但又有点差异
趁新鲜,请它喝酒
别看它个头大,但酒量很差,秒秒钟嗝屁
用酒精清洗灭菌
看正面,第一对腿没竹笋虫的长
翻过来看下肚皮,也是棕黑相间的
头和喙倒是差不多
趁热打铁,把它摆好姿势
从这个角度看,很像米袋里常见的米象,只是大了100多倍
侧面的样子
一对大大的复眼
喙前端,不知道内部啥结构
触角顶端棕色膨大节
脚尖的钩子
通过一番网络搜索、对比鉴定,原来这家伙叫红棕象甲,是大大的害虫
查到的相关资料:
-------------------------------------------
红棕象甲为竹象科、棕榈象属昆虫,其幼虫体长40-45毫米,黄白色,头暗红褐色,体肥胖,纺锤形,胸足退化。成虫体长30-35毫米,宽12毫米左右,身体红褐色,光亮或暗。头部前端延伸成喙,雄虫的喙粗短且直,喙背有一丛毛;雌虫喙较细长且弯曲,喙和头部的长度约为体长的1/3。前胸前缘细小,向后缘逐渐宽大,略呈椭圆形;背上有6个小黑斑排列两行,前排3个,两侧的较小,中间的一个较大;后排3个较大。鞘翅较腹部短,腹末外露。身体腹面黑红相间,各足基节和转节黑色,各足腿节末端和胫节末端黑色,各足跗节黑褐色。触角柄节和索节黑褐色,棒节红褐色。虫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表面光滑。虫蛹长35毫米左右,初化蛹乳白色,后逐渐变褐色。茧长50-95毫米,呈长椭圆形,由树干纤维构成。
红棕象甲成虫具有短途飞翔、群居、假死的特性;喜夜间活动,白天常藏匿于叶腋下、夹缝间,在取食与交配时才短距离迁移。红棕象甲原产于南亚印度。该虫主要分布或已入侵中东、东亚、南亚、太平洋诸岛及地中海沿岸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上海、云南、西藏(墨脱)、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面积覆盖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红棕象甲被列入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和农业、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该虫重点危害棕榈类植物,对10年以下的幼年棕榈类植物(尤其是椰子)危害最大。
-------------------------------------------
真奇怪,偶这边没见有棕榈树,不知道为啥偶这边都有这种害虫了!难道是在蒲葵上长出来的?
不过它的出现,表明这种害虫已经扩展到长江以北了
既然像竹笋虫,有南方的坛友吃过它吗?
欢迎大家围观、指点,谢谢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