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夏酷热异常,高温长度和热度都创纪录了,空调基本24小时不关机,我还喜欢用电扇搭配下送送风,二者绝配。
总算熬到早晚2字头的气温了,虽然白天还是有34、35度,但是不再是之前那种热浪包裹的煎熬感。
希望朋友们也一样安然度夏,秋天总会来的,疫情也终会消退。
说回正题,这台风扇是2016年生产的,很好用,材料用的都不错,内外可以说兼修了。
只是这么多年一直没拆过,也没加油保养,就趁着夜晚凉快打开保养下。
保养内容:
主电机前后轴加油(自己调制的WD-40和0W-20机油调和品),摇头电机单头加油,另一头加不到。
摇头主颈、摇头枢纽两端、上下定位卡槽加润滑脂。
全机除灰,特别是电机后盖内。
所有螺丝检查有无松动,特别是风扇页螺丝、杆子螺丝。
5个微动开关本来想加WD-40,后来担心开关塑料外壳老化没加了。
下面开始看图说话:
正面大图,忘了拍自家的,借个网图:
背面的铭牌,16年产,外壳材料很薄但是很有韧性,跟我买的施耐德面板一样,撬开很大角度也没事。
FS代表风扇?40代表风扇直径?13代表高度?猜测的。
电机盖内最脏,所以先从这里拆起,这是打开电机后盖的全貌,看到巨大的启动电容就知道不是直流电机了:
启动电容特写,对焦虚了点:
主电机铭牌掉下来了,美的自己产的,14W,但是风扇标签写的60W,不知道加上摇头电机、主板功耗一起怎么算出60W的:
摇头机构:
摇头电机厂家,创新电机:
主板正面,看起来很新:
主板背面,还是很新,跟上图是对照位置的:
主控芯片,SONIC 松翰 SN8P2602CPB,具体参数下附:
属性 | 参数值 |
| 商品目录 | 单片机(MCU/MPU/SOC) |
| CPU内核 | 其他系列 |
| CPU最大主频 | - |
| 工作电压范围 | 2.2V~5.5V |
| 内部振荡器 | 有 |
| 外部时钟频率范围 | - |
| 程序 FLASH容量 | 1K@x16bitOTP |
| RAM总容量 | 48Byte |
| EEPROM/数据 FLASH容量 | - |
| GPIO端口数量 | 16 |
| ADC(单元数/通道数/位数) | - |
| DAC(单元数/通道数/位数) | - |
| (E)PWM(单元数/通道数/位数) | - |
| 8位Timer数量 | 2 |
| 16位Timer数量 | - |
| 32位Timer数量 | - |
| 内部比较器数量 | - |
| U(S)ART路数 | - |
| I2C路数 | - |
| I2S路数 | - |
| (Q)SPI路数 | - |
| CAN路数 | - |
| USB(主/从/自适应) | - |
| 外设/功能/协议栈 | 低电压检测;看门狗 |
| 工作温度范围 | 0℃~+70℃ | 数据手册(没设M值,如果系统设了M值,就别点了,网上很好找到):
主板电源部分,具体输出电压没量:
电源部分和调速部分:
四个可控硅都是一个型号,TO-92封装的双向可控硅Z0607,耐压值为600V:
两个US1M超快恢复二极管:
这个芯片拍不清楚型号,其实丝印很清晰,但是太细太浅拍不出,难道是定时用的晶振?
主板背面上述电源+调速部分之外就是按钮和LED区,没啥好拍的。再回到正面好好看看,还是电源部分和板子型号:
用料还不错的感觉:
高压侧电容,耐压450V,2.2uF :
低压部分电容,16V,470uF:
电机接线图,含主电机和摇头电机,H-高速,L-低速,SW-摇头电机,注意黄线位置,等会会说到。
对应电机的线序:
黄色线位置很特殊,单独从侧面进去的:
从电机背面孔洞看过去有个绿色电路板,为了看清特意最高亮度拍的:
电机正面空洞看过去漆包线很细,姑且这么叫吧,这么小的线不知道会不会是铝线?
按钮和LED区域也一起拍下吧,拆都拆了,丝印都在旁边,左列是功能区,右列是定时区,通过组合最大可以设置7.5小时(说明书说最大7小时)。
右列最底部的W是静音指示,防止操作的嘀嘀声吵到睡觉的家人。好像兼有童锁的功能。:
竟然还有打胶:
红外遥控接收头,可惜遥控器早就不见了:
按键区,从上到下依次为定时、风类、调速、摇头、开关。
Key2焊的好歪,强迫症只能赶紧盖上盖子装回去装作看不见:
全文完,第一次发这么长的帖子,请大家多多包涵。
整体感觉做工不错,用料也算足,各个模块基本都是插接件卡扣连接,方便坏了单独更换。
各位朋友晚安,下贴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