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王新喜 三星手机本土大本营被苹果偷家,开始失守,在韩国市场份额首次跌破60%。 日前,根据国外Stat Counter 数据显示,iPhone 在韩国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持续提高,从 6 月的 27.28% 提高至 9 月的 34.1%。而三星的市场份额从 6 月的 66.11% 先后跌至 7 月的 63.98%、8 月的 59.47%,9 月跌幅继续扩大,跌至 58.38%,三星首次在韩国国内市场份额跌破 60%。 韩国《亚洲日报》也表示,过去苹果在韩国市场份额始终徘徊在 20% 以下,如今在韩国的市场存在感大幅提高,三星“主场”的韩国智能手机市场版图正在经历新一轮变化。 过去长期统治韩国市场的三星如今本土战场失守,iPhone给予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苹果在韩国市场份额提升的成绩,是在iPhone14系列尚未在韩国上市的情况下取得的,可以预见,随着iPhone14系列在韩国市场的铺开,三星面临的局面将更为艰难。问题来了,iPhone会统治韩国手机市场吗? 苹果加强攻势,三星反弹的几率不大 在手机市场有个铁律,一旦在单一市场呈现持续下滑走势,往往就会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很难再次反弹。 在过去,除了小米,还没有手机厂商在本土市场大幅滑坡之后反弹的先例。 但小米的反弹过去一方面是依赖其他海外区域市场——印度市场的人口红利带动,一方面是本土巨头——华为被非正常性的制裁而导致市场份额被其他厂商分食,小米再度吃到了红利,如今人口红利消失,小米再次陷入了颓势。 三星如今可能没有小米这样的翻盘机会。一方面是三星在全球没有人口红利市场了,三星本身在印度市场耕耘多年,长期霸占印度市场第一的位置,后来被小米超越,但在印度市场整体份额依然颇高,据Canalys公司发布的印度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市场调查结果,小米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三星和realme分别为18%和17%、vivo分别为16%和15%。 由于国产手机群狼在印度深耕,三星在印度市场的红利已没有太多空间可以挖掘,在韩国本土以及欧美市场,三星都是深耕已久,如今全球市场,留给三星的红利市场已经不多了,因此,三星如果在本土市场被iPhone攻破,三星要重回增长,可能越来越难。 也因为如此,三星如今在韩国本土市场也变得焦虑,此前有媒体消息,早已淡出手机市场的LG 打算在韩国 Best Shop 门店销售苹果 iPhone,却遭到了来自三星的反对。三星声称,LG 此举违反了双方在 2018 年签署的协议,即两家公司只能在自家商店销售各自的设备。三星的担忧不无道理,如果 LG 在韩国的 400 多家商店销售 iPhone,将威胁其在本土的 5G 智能机市场份额。 事实上,三星在本土市场之所以长期能把持优势地位,优势在于机型覆盖全面,价格性价比高,人性化、符合本土化的售后与维修政策,三星在韩国的售后服务质量很高,维修服务网点遍地是,维修点不但会免费维修,还提供维修期间的“代用手机”,2006年开始,韩国当局还颁布了手机购买补贴法令,后来又使用分期付款减免话费的制度,让用户购买手机过程的成本降低了不少,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三星、LG等手机产品的热销。 但在近年来,由于智能手机的耐用性与软硬件体验越来越好,售后维修的重要性变低。苹果在韩国本土化政策在进一步推进,包括维修与售后日益完善,性价比越来越高,当前苹果已经在韩国开设了四家 Apple Store 零售店,各种售后检测、维修服务都可以提供。 今年来,苹果又接连上调旧款 iPhone 系列的购机补贴,拉动 iPhone 在韩市场份额首次突破 30%。随着iPhone14在韩国上市,苹果在韩国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拉升。 三星手机硬件供应链长板打下江山,软件系统短板无力守江山 我们知道,三星帝国在韩国可谓无孔不入,涉足了智能机、家电、保险、建筑、航空、军事等诸多行业,几乎涉及到韩国经济的方方面面。而三星无疑是代表着韩国技术流的标杆性企业。 在手机研发与制造领域,而三星的核心优势就在于横向一体化的制造与自研供应链优势。 也就是说,三星掌控着处理器芯片、存储芯片、液晶屏等移动终端核心电子元件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也掌控着最上游的CPU、NAND闪存、DRAM内存、显示屏、AMOLED面板、摄像头等供应链环节,手机所有的核心元器件与制造供应链环节几乎都可以自产自足,三星在横向一体化供应链体系方面的优势非常强大。 在智能机发展阶段,三星依赖垂直一体化布局吃尽了智能手机的红利,在比拼硬件配置的阶段,这套自给自足、完善的核心元器件布局让三星在Android阵营几乎没有对手。 由于自主掌控核心元器件,三星可以做到更低的整机成本,并优先为自己供货,在竞争对手还在为产能与元器件供货烦恼的时候,三星的新品已经像下饺子一样的推出,可以做到在低中高端的全线布局。 因此,三星依赖“机海战术”的玩法帮助三星在智能手机的发展阶段,稳坐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交椅。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发展到成熟阶段,越来越比拼软硬件综合体验与竞争力,用户会越来越对操作系统、品牌效应、性价比方面更加敏感,一个共识是,iPhone的综合体验竞争力更多源于iOS操作系统的稳定性与良好的交互体验,随着iOS的持续更新与升级,软件体验也愈加成熟与稳定,整体来看,苹果的竞争力更偏系统软件层面的稳定性与创新能力。 比如从苹果iPhone14 Pro的灵动岛来看,它本质是把系统里原有的通知体系、卡片、弹窗控件的公共规范刷新重制,这其实就是一种系统软件层面的创新,考验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综合性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三星由于其本身的硬件基因,长板特别长,短板也特别短,无论过去三星对于Tizen操作系统的执着还是在软件生态的布局的发力,都显得步伐紊乱且欠缺亮点。在2014~2015年前后,三星手机流畅感不足、卡顿曾广受诟病。 智能手机行业越到后期,软件系统层面的体验会越重要,因为硬件升级逐步走到天花板,需要依赖系统软件去持续优化与调教,在后期,软件系统层面存在短板的厂商竞争会愈加乏力。这也是为何国产手机在近年来都在定制系统层面发力,去进一步优化系统底层、AI影像等层面的软硬件一体化的能力。 由于自主操作系统的缺失以及对软件系统层面的创新认识不足,在软件系统短板层面,三星迟迟没有补上。 早在2020 年 5 月,三星手机用户在微博等平台反映,其三星设备遭遇黑屏和大面积重启问题,受影响手机主要包括GALAXY S8、S9、S10、S20 等机型也曾引发热议,基于汹涌的舆论,当时三星也迅速做出了回应,这其实是三星系统软件短板的一个侧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