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3

[评论] 外媒:微软贪得无厌掉进“短期利润”钱眼,对未来造成长期损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7 01: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外媒Windows Central今天发文,对微软近年来“一系列令人费解的决定和可怕的错误行为”进行批判,认为微软已经掉入了“贪得无厌”的短期利润钱眼中,严重损害了旗下产品的长期发展。
外媒重点批评微软CEO纳德拉,认为他正牺牲微软公司的软硬件相关性“为短期收益而燃烧长期目标”,将微软本身的未来押注在“投资”其他公司方面,此前纳德拉已经葬送了微软Windows Phone,同时还砍掉了大量Surface产品线以提升公司效益,但相关成本被平白无故转移到开发者和企业客户身上,让他们丧失大量成本,从而导致对微软丧失了信任。
此外,外媒认为纳德拉有得微软“承认部”真传,他曾宣称不会放弃Windows Phone,还在Hololens发布会中声称“我们希望让需要 Windows 的人转向选择 Windows,再让他们热爱 Windows。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结果现在 Hololens 都被砍了。
在安全方面,纳德拉最近发送了一份备忘录,恳求员工将安全放在首位,这是因为微软此前曝出被黑客事件,相关事件也让人们警醒“你会以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云公司之一会优先考虑安全”,但实际上他们早就得了企业病。
在产品体验方面,外媒认为微软的产品Bug 较多,且反馈困难,外媒遇到软件Bug,尝试通过Microsoft 365客服联系微软支持,但相关沟通困难,最后外媒居然被单方面切断了通话;此后外媒使用邮件进行反馈,经过了多方“卡夫卡”式的联系过程,最终才解决了问题。
而在硬件方面,纳德拉在去年发文感叹他“杀死”了 Windows Phone,但外媒认为纳德拉并没有表示微软 Windows Phone生态崩溃的问题是他们自己将生态“密钥”交给了苹果和谷歌,甚至还成为了相关平台的“最佳开发者”,反过来苹果和谷歌却不惜一切代价阻碍微软在搜索、社交媒体、游戏和面向消费者的人工智能产品方面的努力。
除了Windows Phone外,微软还试图抹除此前他们引以为傲的硬件,以Surface Studio 为例,这部曾经IT之家小伙伴们感到震撼的一体机的(初代)广告片已经完全从微软网站中消失,而 Panos Panay、Alex Kipman 那些其他以引领微软硬件创新而闻名的人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不再在公司工作,如今Surface Studio / Duo 已被砍,Surface Neo“胎死腹中”,微软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在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硬件方面的创新努力。
外媒认为,赢得消费者空间的信任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事情,微软在前几年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策划 Surface 品牌的商誉和声望,结果现在微软在纳德拉的带领下轻松抛弃了这一切,这不仅仅是微软硬件的死亡,这实际上是顾客对微软信任的死亡。
在Windows 11方面,外媒认为微软已经“精神错乱”,如今系统中的广告越来越多,虽然微软声称用户可以关闭掉这些广告,但相关言论本身就“充满双重标准”,带着激进与虚伪;而在推广自家Edge浏览器方面,微软更是不遗余力,从简单的“嘿,Microsoft Edge 实际上相当不错”到在用户更新系统时直接重置默认浏览器,还会在用户安装Chrome浏览器警告用户不要安装 Chrome,并用户使用在 Bing 中搜索 Chrome 时“推荐用户继续使用 Microsoft Edge”。
对于Xbox方面,外媒认为微软引起了一场灾难,Xbox业务能存活到今天“完全是奇迹”,当下微软大力推行将Xbox游戏移植到索尼PlayStation平台将导致用户进一步放弃对于Xbox游戏机的购买信心。虽然游戏机硬件行业正在苦苦挣扎,且微软并不是唯一一家出现下滑的硬件制造商,但微软目前似乎正在掐死Xbox硬件业务。
外媒表示,微软需要学会一些耐心并重建自家信任,上个季度该公司的净收入超过 200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1444 亿元人民币)。其中很多都归因于云,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们往往高估了未来两年会发生什么,而低估了十年后会发生什么。”但微软似乎只是说一套做另一套,并没有从自己说的话中吸取教训。

发表于 2024-5-17 07: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为了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08: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垄断都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08: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玩金融上瘾以后谁还管实体啊,西方那帮都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13 20:23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