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angh 于 2024-7-16 14:08 编辑
本帖篇幅较长没有兴趣的请右上角(X) 有兴趣的选择浏览 为了编辑方便分为三段来发
一.组装与初步调试 二.机箱定制与机芯初步装进机箱 三.前级板重制与最终调试总装
这表用途不大那为啥还要花精力去折腾?我大部分制作都是好奇心驱使,不是为了实用才去折腾,这个制作也不例外。为了这个制作花了很多精力,可以说是目前为止精力花费最多没有之一。
这表设计者是大名鼎鼎的福建莆田的许大佬(据说是中学老师),后来出了一批套件。从仅有的资料获知这表的软件历经多次升级,最后版本量程2500,但是最后版本代码没有公开(我同时在此向广大坛友求助,如你有这个代码能否分享给我,万分感谢),我这个制作软件只能用已公开的第一版,量程只有1000,硬件也有细微的改动。
这表坑不少软件与硬件原理图对不上,一是矩阵键盘第一版原理图X轴从上至下是P1.4-7,最后的版本却倒过来了,另外一处是单片机与DDS 芯片AD9833数据通讯IO口,原理图P2.1是数据,P2.3是使能,代码却是反的,坑得我以为是AD9833芯片都是坏的,换了芯片还是没有信号输出,最后查AD9833 PDF再对照程序代码IO口设置才发现是程序与硬件对不上,试着改下代码IO口设置看行不行(本人单片机门外汉),不行那就只能改硬件, 代码IO口设置改后试机有信号输出了狂喜呀!不用改硬件了,不是说改硬件难而是硬件改了就难看,对我这个追求完美与有强迫症的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这Q表有自动关机功能,键盘无操作8分钟关机,我改到15分钟
元件清单
1:拆机君用双连可变空气电容9/265pF(修改后的容量) 2:单片机STC 12LE5A602S2 3:DDS芯片 AD9833(未知是否翻新) 4:0.56吋4位共阳动态数码管 5:拆机场效应管 2SK117 TO-92(japan) 6:三极管 C9018 TO-92(韩产) 7:三极管9013 9012 SOT-23(长电) 8:三极管8550 SOT-89 (长电) 9:二极管1N4148 LL34 1206 10:电压基准TL431 SOT-23(TI) 11:多规格 NP0 0603 pF电容(Samsung) 12:多规格1% 0805 电阻 13:250R 1k 0.1% 0805电阻各一(Panasonic) 14:多规格电解电容(Rubycon Panasonic) 15:陶瓷空气微调电容VC-5P 5 pF 16:有源晶振25MHz 7050 17: 61材质磁环5961000301 12.7×7.15×4.9mm (Fair_Rite) 18:八位拨码开关贴片(进口) 19:三脚镀金钮子开关(台湾) 20:贴片6×6屏蔽电感 21:直插工字功率电感 4.7mH直流电阻小于50mΩ 22:双刀单掷带耳自锁按动开关 23:SMA镀镍射频母座/公头 24:2.54圆形插针/座排 25:4×4硅胶按键 26:1:10减速旋钮 27:Φ9转Φ6铝质梅花连轴器 28:紫铜实心铆钉M6×50mm 连轴器用 29:全铜质镀镍M6接线柱 30:M3×5mm铜柱 31:聚四氟乙烯板 100×100×4mm 32:2mm厚不锈钢支架(废物利用自己裁切) 33:电源一节锂电18650 3400mA/h 3.7V (Panasonic) 34:单节锂电充放保护板 35:定制铝合金机箱 220×105×190mm 36:铸铝屏蔽盒50.5×50.5×31mm
10多年前出的套件主板
第一版原理图
最后一版原理图,画PCB板图是按最后一版原理图画的
第一步先把键盘定下来 由于键盘排列顺序特别,而又想用市售成品键盘,这就要改硬件或者软件,改硬件那要就自己画个键盘PCB。 先试试改软件看了代码自己没能力改,然后在本坛发帖求助, 帮忙改与提出修改思路,开始改的编译通不过会报错,最后改的不会报错,但能不能用没有去验证, 因为在最后改好的出来之前已经画了键盘按键PCB,所以后来就没有去验证。 再次非常感谢上述几位坛友! 找键盘花了好几天时间 开始是找市售成品4×4的矩阵键盘来改线路,但是按键丝印全是功能标识相差太多, 最后放弃还是自己画PCB吧,但又不愿用轻触开关的要硅胶的,然后找硅胶的眼睛都看花了, 最后总算不负苦心人找到了,但商家说可能没有货了要找找(整个TB就一家),真担心找不到不 然好不容易辛苦找到了却没有货,那心情不用说大家应该都知道吧?谢天谢地后来商家说找到了几片。 要想找到一模一样的那跟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只有“F”键不一样
硅胶按键到手,实物很漂亮质感也非常满意,随后把硅胶按键的尺寸量出来, 就进入下一步画键盘按键PCB板
PCB画好拿去JLC制板,用上个月有消费领的沉金券做。
沉金效果还不错,阻焊依然是酷黑
键盘按键板问题解决了,但是键盘按键面板就不好弄了,手工开这样的孔根本是无法完成, 就算可以那开出来的孔也不好看,想想还是画PCB的面板吧。
为了制板不出错板子画好后先1:1打印出来,把硅胶键盘放上面查看孔位有无偏离。 检验完成没问题拿JP去制板
横纵向均没有问题
检验键盘按键位置是否在中心,是把图纸浸蜡后贴到键盘按键板图纸上的方法,所有的检验完成。
制好的PCB板到货阻焊选的白色,试装按键孔距,孔径都很完美没有不妥之处。
在这期间还给数码管画了转接PCB板 本着能省则省的精神第一次用LC EDA画,对这EDA不熟乱画一通, 没什么要求线路能通就行,画好再领张券拿去制板就好了。
还试了下程序到底能不能用,找出以前做的小系统板,把单片机焊上, 程序写进去。只能试下键盘,数码管,A/D口,试过后都没有问题。
键盘问题解决了,其他的疑问也都消除了接下来就是画主板PCB了。 按照最终版的原理图画,最终版是兼容初版的,用不上的地方空在哪里就可以。 目前是没有最终版的程序,以后万一能找到就不用改硬件了。 前级与AD9833转接板与主板拼在一起,没有开槽担心通不过制板厂的审核。还是自己切算了
主板分为5个区域来画,画好拿去JLC制板,还是用的上个月有实际消费领的第二张免费券
制好的主板PCB到货,阻焊依旧酷黑,现在是偏爱黑色的阻焊, 看着非常有质感,以前是红蓝紫都用过,看图片是很漂亮,实物就不怎么样了, 黑色是相反反,试了一次黑色的后就看不上其他颜色的了
开割,割板工具美工刀,怎么割?一般人不告诉他, 用刀背上的那个月牙状的弯钩割,谁割谁知道的好用 割完后用砂纸打磨一下
先把DDS AD9833焊好,这个真有点难焊太小了引脚是又细又密, 主要是对脚位光凭肉眼很吃力,就算是二九十八的小鲜肉都费劲。 这来自TB上7.5元含运费的芯片不知道是不是正规合格货, 反正LCSC里是不便宜要几十,mao ze上更贵比LCSC贵一倍还不止
焊了两片
然后开始焊主板,焊板顺序从低到高,焊了差不多一天,时间都花在找电阻电容的身上 焊完装上电池开机,开不了机要手动启动一下才能开机,开机后稳压输出电压才1.9V, 与正常2.75V相差也太多了,蓝色电源灯是微微刚亮起,由于电源电压及输出是受单片机控制的, 通过排查发现电源单片机电压取样口P1.1的电压只有几百mV,再对照原理图看不用计算这 分压值肯定不对,起码得有1.4V才对,然后断电用通断档测取样分压电阻R201与R202连接 点对地是否短路,果真万用表大叫呀,寻思着是不是R202焊连锡了吧,仔细看没有看到有连锡, 用烙铁重新焊一遍再测万用表依旧大叫,用肉眼看电阻丝印看到有62得字样,电阻貌似也没有焊错呀, 难道是电阻变质了还是PCB板有问题?拆下电阻测PCB电阻两焊盘之间电阻无穷大,PCB没有问题呀! 再测电阻阻值只有六十几Ω,再用手机放大看电阻丝印前两位是没错是62, 后面字的被焊剂覆盖看不清楚,不会是样品电阻商家搞错了,拿出样品本里的620kΩ 电阻一看丝印有点不对劲,再用万用表验证果然是商家搞错了,把62Ω的当成620kΩ的了, 真坑!还得去买620kΩ的先用680kΩ+7.5mΩ并联焊上应急。
这是电源电压正常时电源灯的亮度
、
换上620kΩ输出电压就精准显示2.75V
板子后期用工业酒精洗了,漂亮多了
酒精洗完再投进热水里洗一遍
用热风枪吹干,洗完漂亮多了,这工业酒精有腐蚀洗过后板子阻焊与塑料件都有变色, 阻焊泛白,电源开关按钮帽褪色。
在酒精里泡了两个小时还有死角没有洗到,原因就是弄错了的那个电阻, 换的时候焊剂残留比其他的多很多,又是在角落里刷子没有刷到
主板焊完焊前级板,这个但是没拍,调试中补拍几张算了, 这个板只是临时用,后期整机装配要重新画PCB板
这个2SK117场管是话筒里常用的,我拆了一个步步高无绳电话机话筒里的不是这个
所有板子焊完接下来连上数码管,键盘,下载程序做初步测试。 先得绕激励变压器,用三种磁环分别绕了一个,第一个是用直径大的NXO-100绕, 激励变压器是核心关键元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Q表的精度,对绕法工艺有要求, 下面摘录设计者的关于激励变压器制作方法的原文: 刚才测试了一个节能灯磁环,得到的结果时:
(1)电感引线串过节能灯磁环(相当于串联一个1圈的磁环电感),测Q=191的那个线圈, Q值下降近一半,约为Q=110。经测量和计算,在600kHz时,节能灯磁环1圈的等效感抗是5欧, 串联内阻是1.9欧。这就是说,这是个低Q的磁环,次级电感量很大(单匝1.3uH), 在回路中所占比重不可忽略。如果两匝接入,内阻变为1.9*4=7.2欧,整个回路的Q值下降得惨不忍睹 ,Q只剩下45。所以说,当初级开路时,这个磁环是不能直接用于激励的,因为内阻高达1.9欧(600kHz时)
(2)要降低内阻,可在初级或次级接入低阻抗元件。
A、如果在次级接入0.04欧电阻,那么这个单匝磁环的输出内阻约为0.04欧。
B、如果在初级(20匝)接入低阻元件(如短路),那么次级了阻抗也非常低,测Q基本不变
通过以上实验,节能灯磁环要实现Q表的激励,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次级接入0.04欧左右电阻(2) 在初级接入的信号源内阻为100欧以下(或直接在初级并联100欧电阻,当然信号源要能够驱动100欧且恒幅输出)。 通过这两个错施就可使输出内阻小于0.02欧。实际上,从那台HP Q表的电路上看,他已实现非常低的阻抗输出。 我还测试了那个电脑主板磁环,性能要好得多,不管初级与次级有没有接入低阻元件,都不影响Q值。原因是: 这个磁环的单圈电感量非常小,而且Q值也比节能灯磁环高得多,磁环损耗可忽略,主要由导线长度损耗够成, 由于导线非常短,所以根本不影响Q值。 使用高频磁环比较好,导磁率高的频率低,感抗高,而中波段Q值却低。导磁率低的,感抗小且高频段Q值高。
单圈电感如果是1.3uH,Q=3 ,频率600kHz,等效串联电阻1.6欧
单圈电感如果是0.05uH,Q=20,频率600kHz,等效串联电阻0.01欧
二者比较,相差了160倍。前者需要很多补求措施才能得到低阻信号源,后者无须补救。如果后者也采用低阻信号 发生器接输入初级,那么次级的等效串联阻抗的电阻分量几乎为0
其实电脑主板磁环的工作频率还是偏低了,Q值不好。最好使用导磁率为50至100的高频磁环, 50多圈得到100uH至200uH的磁环,Q值最好在20以上,这种磁环就比较理想了。
信号源内阻最好做到只有50欧以下 这次采用的磁环的导磁率比较高,所以在10MHz时工作的并不很理想,今天再次对它检测, 在10MHz时的精度没有达到1%,正确安装的话,精度可以控制在2%以内,不正确安装,精度甚至只有15%
磁环绕线时,请均匀绕一层,约40圈,余16圈在第二层均匀绕一层。初级绕完后,两条引线应在同一位置。
5MHz时,不正确的安装方法,也会造成精度只有2%
最糟糕的装法,就是把初级紧扣在初级引出线位置上。这会造成Q值测量偏大。
第二糟糕的装法,就是把初级紧扣在初级引出线对面的位置上。这会造成Q值测量偏小。
改进绕法:绕成传输线变压器
双线并绕,均匀绕成28圈,第一层可以绕下21圈,余7圈在第2层均匀绕制。
然后两线串联起来,变成56圈,这样,磁环的频响会变成几十兆,比原来绕法增加一倍以上。
这种绕法,大大提高了电压变换的精度,在10MHz达到了1%
次级虽然只有一圈,但装法很重要,不然误差要可能达到2%:
1、次级引线请从磁环中间穿过,不要扣在磁环上。
2、次级引线要有较大的弧度引出
通过1、2两点,可以使次级远离初级。
分别用三种材质的磁环来做激励变压器 1号激励变压器磁环
这两种磁环是前两年做天线买的 2号激励变压器磁环
磁环上用生料带先绕3层再绕线
3号激励变压器磁环
3个绕好的激励变压器对比
2-3号磁环文档
可变电容先用这个 电容详细情况:
所有这些完成后,把整机连接好线开始测试,注意测试时Q表所有 的部件都要放在泡沫上进行,这是为了减小损耗
电压未矫正前分别用三个激励变压器测同一个电感,发现激励变压器的磁环大小电感量对Q表的测量结果影响不大, 影响大的是磁环的μi 初始导磁率,电压矫后再测得出的结果也是一样。 就是测这个材质未知,线用1mm²的镀银线
电压未矫正测出的Q值
初步测试功能没有问题后,开始调试,调试很麻烦,调试前最好是把Q表操作菜单熟悉记牢
调试按照原设计者给出的步骤与方法进行, 调试步骤原文摘录如下: 首次使用须知 首次使用,需按顺序完成以下工作:
1、进入3-0菜单,设备比值基数。按“C”键清除原来的数据。在此输入磁环的初次级的匝数比的10倍值。 例如激励磁环的初次级匝数比是56:1,请在此输出560(放大10倍)。按下“E”键确认保存。
2、进入3-1菜单,输入主可变电容最大容量的10倍,例如主要变电容的容量是512.4pF,则输入5124, 按下“E”键确认保存。
3、进入3-2菜单,输入主可变电容最小容量的10倍(目前软件未提供此菜单)。
4、对毫伏表进行非线性改正,详见下文关于毫伏表的调试部分。
5、接入信号源至主可变,详见电路图中的“激励电压测量跳线”,量程切换到低量程档,可变电容调到最 小。然后进入4号菜单,按下“C”键清除当前数据,再按“0”键可清除所有频率上的数据,最后按下“E”键 确认保存,保存时,软件自动扫描各个频点的激励电压,如果被置0,则重新测量并保存。如果频点的 某数据没有清除,则按原来的数据保存,因此,利用这一原理,用户可以自行输入自己认为合理的激 励电压值。保后,按“+”或“-”键检查激励电压值。 |
毫伏表的矫正方法 二、毫伏表线性度测试
1、取得非线性矫正数据
开机后,默认频率为600kHz
C8接入P5点,断开接到场效应管的线路。切换到2-2菜单监视无调零电压输出。如电路图所示, 把非线性矫正器接到P7点。
调节Rj,使输出电压达到1022(也可以是1000至1022任选一个值,大概即可),不得调到1023, 因为,当电压达到或大于1023,均显示为1023
记下此时电压读数,标识为V125
C8接入P4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100
C8接入P3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75
C8接入P2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50
C8接入P1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25
C8重新接到P5,调节Rj,使电压读数为V25
C8接入P4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20
C8接入P3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15
C8接入P2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10
C8接入P1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5
C8重新接到P5,调节Rj,使电压读数为V5
C8接入P4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4
C8接入P3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3
C8接入P2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2
C8接入P1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1
C8接入P0点,读出电压,标识为V0(V0实即就是调零电压)
将已测得的V125、V100……V0全部减去V0,得到已调零的电压,记为U125、U100……U1、U0
2、存入非线性矫正数据
切换到5号菜单,把已测得的非线性矫正数数数据U0……U125输入单片机
按“+”、“-”号,可以切换U0、U1……U125输入点。
当显示为U0时,把U0输入,然后按“+”号键,跳到U1并输入U1值,其余类推。每次输入前 请按“C”清除原来的数值,应注意,屏幕采用分屏显示U的标识符和电压值。
首次下载程序后,内部数据不是0,即使显示为0,但内部真正的数值不是为0,因为 EEPROW的初始值超过4位数,屏显为0,其实不一定是0。
按上面的算法,U0总是0,程序中,U0不再置为0,而是指未调零的值(即V0),该值将用于 检测温标的参考值。
3、一组参考数据
如果暂时不想立刻进行非线性矫正,可先用以下我测得的数据,并输入,以便使单片机尽快工作, 等您有空的时候再做仔细矫正。
U0=122,U1=1,U2=2,U3=3,U4=6,
U5=9,U10=32,U15=61,U20=93,
U25=127,U50=310,U75=503,U100=700,U125=898
程序中的温漂系数采用0.7,详见程序中的该语句“b = (V0-cs.jz[0])*7/10”,这个温度 系数是我的Q表的温度系数,您的Q表不一定是该值,如果不确定,温度系数可置为0。
4、矫正完成,请复原电路。
5、激励电压未测量 Q表全部接好以后,把5pF电容接到变压器初级(断开主调电容),进入4号菜单,按下C键,再按下0键,然后按E键,所有频点激励电压将自动被测量并保存
适当调节5pF的电容量,使500kHz时的激励电压为290至310即可
如果您已经把5pF固定好了,取下来麻烦,用以下方法测激励电压也可以,但(如5MHz以上)高频的精度稍差一点。
接上电路图中的“激励电压测量临时跳线”,把可变电容调到最小,然后进入4号菜单。按下C键清除单前频点数据,再按0键可自动清除所有频点数据,按下“E”键,系统将自动测量出所有频点的激励信号电压,并保存到EEPROW。
激励信号在显示屏上显示3位,最后1位是频点标识,“0”表示0kHz(实际采用300kHz),“0.”表示500kHz,“1”表示1MHz,“1.”表示1.5MHz,“2”表示2MHz……
适当调5pF电容的容量,使500kHz时的激励电压为290至310即可,每次调节后,都要重测激励电压。
6、毫伏表线性度的频响综合测试之一(以下测试报告,供参考,读者不一定要做这项实验。)
测试方法:菜单切换到2-0菜单(显示已非线性矫正的调零输出电压),用AD9850做为信号发生器, 接入电路图中非线性矫正器上的分压器进行测试,把C8接入P5并调节Rj使输入电压为1226, 然后用电阻分压法,得到不同的输入电压,比例关系详见下表中的“输入电压”
第一段超字节,超出的发到第二段
|
到这里先告一段落,接下来是为Q表找个房子安身, 大家先别插楼 楼下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