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山云舞,热爱生活,认真消费,喜欢分享各种好物和踩坑经验,欢迎关注。
这台哈飞赛马1.3手动挡,02年12月出厂,是我第一辆汽车,伴随我创业一直到现在,也是名下唯一一辆汽车,现在累计里程已经47.5万公里了。这篇文章是2013年9月,更换前照灯灯泡并测试的过程。
十年白马,老眼昏花,特别是左大灯的聚碳酸酯灯罩已经明显发黑,我以为是里面进灰了,拆下来用水加洗洁精灌进去洗了没有效果。晚上城市路灯下基本上开不开大灯都差不多。大灯是史丹利品牌,质量很好,新的只有哈星,正踌躇换灯还是换灯罩,顺德欧阳车友送来一对哈星大灯,遂更换并测试。先看看新旧灯和测试工具:照度计、卷尺、扩散板。
测试距离一米,用扩散板遮挡大灯,以取得比较稳定的测试值。
扩散板挡在车灯前面,让光均匀散发,以减少照度计位置移动带来的误差。
测试的情景,木有测试架,一把椅子替代,当然实际测试是在晚上。
环境照度0.5lux,发动机熄火,电池电压12.2V。左灯近光通过扩散板655lux,近光光型见下图,切线准确;远光1510lux。
右灯近光1142,近光光型见下图,切线稍微模糊;远光1470。右灯泡是以前同事开去维修被人顺便忽悠换的不明来路国产灯泡,
左灯还是10年前原车配的德国产飞利浦普通H4。
右灯是国产的力骆,灯体本身就是歪的,钨丝偏离中轴大概2mm。
泡内已经出现雾状污渍。约2年前原厂右灯烧了换的。
原厂飞利浦灯泡用了太久,光衰已经很明显,照在路上看不清。淘个波兰造的飞利浦新极劲光测试一下。
包装很复杂,光盒子都得5块成本,真浪费,不过保护很周全。
工艺比国产杂牌灯好的多。
飞利浦官网查询是正品。
换上后先观察近光光型,下图左灯。
下图右灯,都是切线清晰,而且色温明显比普通H4要高,稍微发白。这是高效卤素灯钨丝温度高的缘故。为了防止电池电压下降带来额外误差,本次测试启动发动机,重新测试。
环境照度0.5lux,测试电压14.8~14.9V之间波动。下面测试值是灯光通过扩散板后在大灯光轴1米外的照度。(车主要跑珠三角,基本上用近光,右灯稍微发黑,左灯发黑比较厉害),以下数据均通过扩散板。
左灯近光:德国产飞利浦10年旧灯泡1235lux、飞利浦新极劲光2040lux,提高65%;左灯远光:德国产飞利浦10年旧灯泡2780lux、飞利浦新极劲光3500lux,提高26%;
右灯近光:国产力骆2年旧灯泡2130lux、飞利浦新极劲光2470lux,提高29%;右灯远光:国产力骆2年旧灯泡2700lux、飞利浦新极劲光3850lux,提高43%。
结论:旧灯泡,即使不烧,也是光衰明显,对安全不利。电压对光通量的影响很大,看测试数据,14,8V比12.2V几乎高一倍,我认为两次测试的照度计位置也有影响,毕竟扩散板的效果不算完美。飞利浦的新极劲光的光通量比国产灯泡,近光高15%,远光高43%;国产杂牌灯泡光通量还不如10年的老飞利浦(按不常用的远光比较,而且老飞利浦灯罩发黑更明显)。 然后测试160一个的怀疑高仿哈星大灯,一亮灯就发现光型太差,毫无切线可言,换飞利浦灯泡也不行,直接就放弃接下来的测试,退货。 有机会我会多分享长途自驾游的乐趣,和车辆改装维保的有趣故事。敬请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