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2-2 21:22 编辑
对全球数亿中老年群体而言,骨质疏松堪称"隐形杀手"——这种以骨密度持续下降为特征的疾病,正悄然侵蚀着骨骼健康。传统口服药物虽能延缓病情,但见效周期长达一年,患者在等待疗效期间仍需承担骨折风险。不过,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将彻底改写这场"骨骼保卫战"的规则。
人体骨骼系统存在精妙的动态平衡:成骨细胞负责构建新生骨组织,破骨细胞则分解老旧骨质。当后者占据上风时,骨组织流失速度超过再生速度,最终形成骨质疏松。现有药物通过调控这两类细胞的活性发挥作用,但存在见效慢、副作用明显、个体差异大等痛点。
研究团队开发的注射型水凝胶蕴含双重活性成分:天然存在于结缔组织的透明质酸构成粘性基质,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模拟真实骨组织。在针对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中,科研人员直接将凝胶注射至股骨脆弱部位,两周后局部骨密度已实现2-3倍增长。更令人振奋的是,当结合系统性药物治疗时,联合方案使骨密度增幅飙升至4.8倍。
主导该项目的Dominique Pioletti教授解释:"传统疗法需要长期给药维持血药浓度,而局部注射的水凝胶能精准作用于目标区域,大幅缩短治疗周期。"实验数据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在实现同等疗效的前提下,激素类药物使用时长可压缩至现有疗程的三分之一,这对减轻药物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技术已进入初创企业Flowbone的转化开发阶段,科研团队正积极筹备临床试验申报工作。据《骨骼》期刊披露的论文细节,水凝胶与抗骨吸收药物的协同效应展现出独特优势——既快速提升骨密度,又降低全身性药物暴露风险,为个性化治疗方案开辟新路径。
虽然人体试验数据尚未出炉,但现有动物实验结果已引发医学界高度关注。若后续研究验证其安全有效性,这种"靶向修复小队"般的精准疗法,或将成为抗击骨质疏松的里程碑式武器。对于长期受困于药物副作用和漫长疗程的患者群体而言,这无疑是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