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52|回复: 1

[评论] 酷睿Ultra 7 255H跑分曝光!单核碾压上代32% 但这点竟输给AM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 2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2-2 23:27 编辑

在芯片战场硝烟弥漫的当下,英特尔最新曝光的Arrow Lake-H架构处理器再度掀起波澜。Core Ultra 7 255H在PassMark测试中单核性能狂飙32%的亮眼数据背后,一场关乎能效与价格的暗战正在酝酿。

这颗采用台积电N3B制程的16核处理器,以6个Lion Cove性能核+8个Skymont能效核+2个LPE低功耗核的组合,在单线程测试中一举斩获4631分,较前代Meteor Lake架构的Core Ultra 7 155H提升32%之多。即便是衡量综合性能的CPU Mark评分,新架构也保持15%的稳定优势。这背后既有架构升级带来的IPC提升,也得益于300MHz的频率跃升。

不过性能狂欢难掩隐忧。当功耗限制在50W时,16核的Core Ultra 9 285H竟不敌AMD 10核的Ryzen AI 9 365,暴露出能效比短板。虽然计算模块和图形单元有所强化,但沿袭自Meteor Lake的SoC/IoE模块设计,让新架构在功耗控制上难有突破性进展。

图形性能方面,8组Xe-LPG+核显虽支持XMX指令集,但NPU算力仍停留在13TOPS水平,较Lunar Lake的45TOPS存在明显差距。这种技术取舍折射出英特尔在AI加速赛道上的谨慎布局,也为后续产品迭代埋下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面向轻薄本的Core Ultra 200U系列仍基于改进版Meteor Lake架构,采用曾专供服务器的Intel 3制程。这种新老架构并行的策略,既为产品线布局保留弹性,也给终端厂商留出差异化定价空间。

目前曝光的测试数据已清晰勾勒出Arrow Lake的轮廓:单核性能飞跃彰显架构革新实力,多核表现稳中有进,但能效优化仍是待解课题。面对AMD Strix Point系列千美元级产品的价格攻势,英特尔如何在性能提升与成本控制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影响市场格局的关键变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25-2-3 09: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Core Ultra 9 285H未能改善其能效比短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2 11:41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