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2-4 14:24 编辑
《路透社》2月4日 —— 近年来,随着全球供应链格局的不断变化,印度逐渐成为科技制造业的新焦点。尽管“印度制造”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其在手机生产领域的规模与中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然而,最近印度政府的一项新政策,似乎为这场制造业竞赛按下了加速键。印度财政部宣布取消部分手机核心零部件的进口关税,这一举措被广泛解读为对本土手机制造业的强力扶持。苹果、小米等国际品牌或将因此受益,而全球供应链的版图也可能因此发生新的变化。
印度财政部近日宣布,取消包括印刷电路板、摄像头模组组件及USB线缆等手机核心零部件的进口关税。这一政策被视为印度政府为本土手机制造业“开绿灯”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印度手机年产量在过去六年内翻倍增长,2024年电子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1150亿美元。尽管与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相比仍有差距,但印度正试图利用中美贸易摩擦的窗口期,在全球供应链中抢占更有利的位置。
路透社分析指出,印度复杂的关税体系长期以来备受诟病,不仅影响了本土生产效率,还容易引发贸易争端。此次关税调整被认为是简化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步,可能为跨国企业转移产能提供新的契机。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代工厂在印度的组装线已开始调整零部件采购策略,试图通过“零关税红利”进一步压缩成本。
从金奈到班加罗尔,三星、富士康等巨头的工业园里,机械臂运转的节奏似乎比往年更快。分析认为,印度此举不仅是为了巩固其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的地位,更暗含争夺高端制造话语权的野心。然而,供应链专家提醒,基础设施薄弱和工人熟练度不足仍是“印度制造”的软肋,想要真正比肩中国仍需时日。
这场横跨喜马拉雅山脉的产业暗战,或许会在未来五年改写全球科技制造业版图。苹果CEO库克去年四度造访印度的行程,早已透露出苹果“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意图。当南亚次大陆的厂房灯火通明时,太平洋西岸的流水线也在酝酿新的变革。这场制造业的“攻守道”,注定会成为本世纪最精彩的商业博弈之一。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