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折叠屏技术逐渐成为高端手机市场必争之地的当下,苹果酝酿多年的折叠屏产品轮廓终于浮出水面。据多方供应链信息交叉验证,代号未明的首款折叠iPhone或将于2025年末至2026年初登场,其以9.2毫米闭合厚度挑战行业极限的工程设计,或将重塑折叠屏品类的轻薄标准。
根据爆料人@QQ_Timmy流出的物料清单,这款折叠iPhone展开后将呈现12.2英寸视界,相当于并排组合两块6.1英寸屏幕,显示面积较11英寸iPad Pro更具沉浸优势。闭合状态下的机身厚度控制在9.2毫米,单侧厚度仅为4.6毫米,较三星Galaxy Z Fold6的12.2毫米闭合尺寸大幅缩减。若参数属实,其厚度表现将直逼OPPO Find N5等以轻薄见长的竞品,在铰链结构与内部堆叠方面展现苹果的工程实力。
核心配置方面,折叠iPhone或将采用三星显示供应的柔性OLED面板,京东方作为备选供应商提供产能支持。备受关注的铰链系统确认由苹果自主设计,主体框架拟采用铝合金材质以平衡强度与重量,钛金属与碳纤维方案因工艺复杂度暂时出局。影像系统则延续苹果"少而精"的路线,后置双摄模组包含广角与超广角镜头,前置单摄满足视频通话需求,这种"做减法"的策略与主流折叠屏产品的多摄配置形成差异化。
值得关注的是,该机电池容量或将锁定5000mAh基准线,在维持轻薄机身的同时寻求续航平衡。相比安卓阵营折叠屏普遍配备的多焦段影像模组,苹果选择聚焦基础拍摄场景的优化,这种战略取舍既受限于折叠结构的物理空间,也反映出其对用户核心需求的精准把控。正如显示领域分析师罗斯·杨的研判,苹果折叠屏的战略重心在于建立区别于直板旗舰的产品逻辑,而非简单复制现有形态。
从产业格局视角观察,苹果入场折叠屏赛道虽属"后来者",但其在供应链整合与生态协同方面的积淀不容小觑。自主研发的铰链技术、与三星显示的深度合作,以及macOS与iOS生态的跨设备联动,都可能成为突破现有市场格局的变量。当安卓阵营在折叠屏领域完成多轮产品迭代后,这家科技巨头的入局或将引发新一轮的技术路线竞争,为消费者带来更成熟的折叠屏解决方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