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火狐浏览器用户们在网上吵翻了天,起因是Mozilla在前些天突然更新使用条款,新增了允许使用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的条款,还要求今年3月起安装浏览器必须同意新规。消息一出,网友直接脑补出"浏览器偷数据养AI"的剧情,吓得连竞争对手Brave浏览器CEO都跳出来发推:"快看!火狐要把你的浏览记录喂给AI了!"
不过剧情很快反转。眼尖的用户发现,Mozilla公告原文其实明确写着"不会拥有用户数据所有权",但关于"用户授权范围"的模糊描述还是引发联想。科技媒体BetaNews直接预言"这波操作要把用户逼去用Chrome",德国老牌媒体Golem也质疑条款里的"小字内容"藏着猫腻。
面对舆论风暴,Mozilla两天内连发两份声明灭火。先是晒出条款截图划重点:用户数据授权仅限于实现浏览器基础功能,比如同步书签或发送崩溃报告。接着在The Verge等媒体追问下,技术主管亲自澄清:"我们既不会拿数据训练AI,也不会转卖用户隐私,新条款只是把现有操作书面化。"
据官方解释,这次条款更新主要是为适配新技术趋势,比如即将推出的智能防追踪功能。所有数据使用范围仍受隐私政策约束,3月生效的新条款主要影响首次安装时的弹窗提醒。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Mozilla承诺不做恶,但把AI训练条款写进用户协议,难免给人"提前铺路"的话柄。
这场风波暴露出浏览器行业的微妙处境:既要创新功能应对AI浪潮,又得在隐私保护上如履薄冰。就像网友吐槽的:"现在用个浏览器得先修完法律学位,不然根本看不懂用户协议里埋了多少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