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迷们注意啦!就在大家关注英特尔新CEO任命时,亚利桑那州的钱德勒工厂悄悄搞了件大事——全球最先进的18A(1.8纳米级)芯片产线已经启动试运行。这个原计划今年年中才投产的超级工厂,进度竟然提前了小半年!
从俄勒冈实验室到亚利桑那量产线,这步跨越可不简单。要知道,之前18A工艺只在研发基地小规模试产,现在搬进52/62号这两座足球场大小的量产厂房,意味着英特尔终于要把纸面技术变成实打实的芯片。现场流出的照片显示,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晶圆加工设备,虽然目前跑的是测试片,但下半年就要量产 Panther Lake 处理器的计算单元了。
这套工艺藏着两大杀手锏:
立体包裹式RibbonFET晶体管,性能更强还省电
背面供电技术,把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层走,既避免干扰又腾出更多空间塞晶体管
有意思的是,英特尔技术经理帕卡吉·马里亚3月13日在职场社交平台发了条动态:"亚利桑那雄鹰团队完成首秀!"虽然很快删了贴,但手快的网友早就截图传遍科技论坛。业内人士分析,这个代号"雄鹰"的项目组可能负责新工艺落地。
按计划,这套产线不仅要造明年上市的消费级CPU,还要生产数据中心用的至强7系列(代号清水森林)。现在全球半导体圈都在盯着看,英特尔能不能靠这招弯道超车,把"美国制造"的标签重新贴回尖端芯片上。
► 冷知识:18A工艺的命名其实和物理尺寸无关,1.8纳米只是延续行业命名习惯,实际晶体管密度相当于台积电2纳米工艺的水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