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4-13 12:22 编辑
在美国政府严防死守中国电动车入境的当口,俄克拉荷马州有位护士干了件狠事——他愣是把一台原价不到8000美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马卡龙版,绕过联邦禁令开上了自家门口的社区小路。这场"合法通关"的背后,藏着普通人智斗贸易壁垒的九曲十八弯。
从新闻标题到车库里的中国小车
故事要从2021年说起。当时中国电动车市场杀出一匹黑马:五菱宏光MINI EV以全年42.6万辆的销量,把特斯拉Model 3甩出八条街。远在美国的约翰·卡林刷到这条新闻,职业病瞬间发作:"凭啥这车能卖爆全球?凭啥美国人买不着?"
这位较真的护士说干就干,当即锁定升级版五菱宏光MINI EV马卡龙车型。买车只花了不到8000美元,难题在后头——当时拜登政府已把中国车关税提到100%,还以"国家安全"为由全面封杀。
翻遍法律条文的突破口
美国有条25年车龄免检的老法规,可中国电动车产业满打满算才十几年。卡林把俄克拉荷马州法律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在犄角旮旯里找到生机:该州允许时速不超过35英里(约56公里)的低速车辆上牌,这类车通常指高尔夫球车或农用车辆。
五菱宏光MINI EV原设计时速超100公里,车长也不到3米。卡林通过软件锁死车速,承诺只在家门口3公里范围内代步,硬是把这台"正规军"电动车伪装成"老头乐"。加上运费改装费,总成本约1.3万美元,仍比美国最便宜电动车便宜一半。
开满12个月后被神秘买走
这台挂着俄克拉荷马车牌的中国小车,愣是平安跑了整整一年。期间州政府复查过手续,警察跟过车,但都挑不出毛病。转折发生在2024年——拜登把关税翻倍到100%,特朗普又追加25%关税,同样操作成本原地翻三倍。
最戏剧的是,某家美国公司最终高价买走了这台"特供版"五菱。公司CEO亲自飞到俄克拉荷马试驾,卡林回忆:"他坐进车里东摸西看,眼神跟X光机似的扫过每个零件。"
小人物撬动的大国博弈
这场通关看似个人胜利,实则暴露美国政策漏洞:联邦严防死守,各州却对低速车网开一面。如今随着中美贸易战升级,这类空子正被迅速堵死。
回头看这场冒险,既是普通消费者对僵化政策的绝地反击,也折射出美国电动车业的尴尬——当中国车企用性价比和技术迭代狂卷全球时,关税大棒真能护得住自家市场吗?
(本文事实依据: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公开文件、Wired杂志报道)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