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963|回复: 18

[1990] 1998年大法黑科技SONY CCD-CR1带可插拔式模拟录像单元的摄像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1 0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8的SONY,最后的辉煌时期依然能脑洞大开,生产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摄像机。


1998年记得一个朋友花了近5000RMB扩了16M计算机内存。那个时代记载动画的媒体还是以模拟录像带为主。

SONY脑洞大开的把一个录像机的机械部分完整的缩小后连同30分钟的磁带,放入了一个比火柴盒稍大的可以插拔的盒子里。
然后把盒子插到这个之后手掌大小的摄像机肚子里。

多准备几个盒子,就可以多录节目。当然这个录像盒子包含了磁鼓等多个精密元件,当年的价格也不菲。

先上几张机器分解图。

乍一看,和普通的数码卡片相机没区别


背面的液晶竟然连背光都没有。不知道当时的用户怎么忍受的。


顶端的功能按键群


屁股。那个金属的把手就是用来弹出录像单元的。


录像单元。占据了机身近一半的空间。





打开录像单元。精彩的来了。里面浓缩了除了磁带加载机构以外普通录像机的大部分机械结构。比如磁鼓,送带轮,收带轮,
倒带快进用的无刷电机等。不得不佩服SONY当年的机械设计本领和敢想敢干的精神。
因为没有磁带加载机构,所以磁带是一直绕在磁鼓上的。







拆下磁带,磁鼓,看看下面的传动机构。








右上是个平板无刷电机。 通过齿轮尼龙皮带和中间的白色飞轮耦合。
右下的继电器和凸轮实现快进和倒带,放录像之间的切换。这和磁带随声听的结构相似。

因为各种齿轮都是通过单向卡槽卡在轴上的,很不好拆,没想破坏掉,所以就没有继续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打赏

参与人数 3家元 +90 收起 理由
jf201006 + 30 原創內容
南宁谢工 + 30 優秀文章
hongo + 30 原創內容

查看全部打赏

发表于 2025-5-11 07: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08: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鬼子,技术可是蓝星顶尖,可惜大多数都是想吃独食,而且很多技术是点歪了科技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08: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小日本电子技术是真强撼。可惜现在走下坡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10:15: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upzx 发表于 2025-5-11 08:04
当年的鬼子,技术可是蓝星顶尖,可惜大多数都是想吃独食,而且很多技术是点歪了科技树 ...

我觉得不是技术树点歪了,是想吃独食逼其他厂家改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10: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在当年硬盘容量不大,闪存尚未普及的时候,妥妥的黑科技呀
把录像机的录制结果打包做成了一个存储单元,虽然存储的是模拟信号吧~

可惜SONY的黑科技很多都未开放极权,产量不够大又导致成本极高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11: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等离子如果不是走吃独食的路线,也不会有后来液晶屏什么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12: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丰色者 发表于 2025-5-11 11:49
当年的等离子如果不是走吃独食的路线,也不会有后来液晶屏什么事了。

等离子弊端太多,淘汰是必然的,功耗大,高电压,分辨率低结构原因像素不能做得太小,整机太重了,液晶除了所谓的色彩和延迟差点其实现在这些弊端已经都解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13: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射膜的LCD 显示屏,功耗较低,似乎是3 倍光学手动变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14: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漂亮。。。小本子,,当年就是牛,,,不承认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17: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厉害了,索尼出品,精品,果然是大法,各种黑科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17: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丰色者 发表于 2025-5-11 11:49
当年的等离子如果不是走吃独食的路线,也不会有后来液晶屏什么事了。

也不是,液晶做起来是必然的,虽然说等离子厉害,不利于小型化,还有节能,这些都是等离子的缺点,退出是必然的,可能会晚那么五年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21: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磁带是8mm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1 22: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的sony多辉煌啊,现在没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14: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o 发表于 2025-5-11 21:40
磁带是8mm的吗?

对的。量了一下,8mm磁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2 16: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可惜所以时代发展太快,快把索尼淹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5 12: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厉害了,索尼出品,精品,果然是大法,各种黑科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5 23: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拆机帖
大法早期选料、做工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6 08: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jiji123321 发表于 2025-5-12 16:54
厉害,可惜所以时代发展太快,快把索尼淹没了

其实并没有,这个产品现在的用户群仍然在使用索尼,包括CCAV和业余视频播主在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6-24 02:32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