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35|回复: 1

[科技] 3D打印革新航天制造 美企竞逐火箭引擎新赛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2 12: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Rocket Lab在科罗拉多州第31届太空研讨会上展示"卢瑟福"引擎时,这个看似普通的航天发动机实则大有乾坤——它的推进阀门、燃料泵乃至燃烧室都是3D打印的杰作。麻薯科技获悉,这种颠覆性技术正在重塑全球航天产业格局。

"现代火箭发动机至少有核心部件采用3D打印技术,"Rocket Lab创始人彼得·贝克向麻薯科技透露。这家加州航天企业去年完成16次发射任务,其Electron火箭使用的卢瑟福引擎正是首个进入太空的3D打印动力系统。制造这些部件的打印机高达NBA中锋体型,通过激光烧结技术将铝、镍、钛等金属粉末逐层堆叠成型,粉末颗粒直径仅45微米(约人类发丝一半粗细)。

在科罗拉多州贝瑟德,Ursa Major公司运营总监尼克·杜塞特指出:"虽然这项技术已存在20年,但对国防工业仍是新事物。"该公司80%的火箭部件采用3D打印,正在为美空军研究实验室开发高超音速导弹技术。传统制造需要数月完成的燃烧室,如今在俄亥俄州扬斯敦的工厂里,6人团队操作5台打印机只需1周即可完成。

NASA阿拉巴马州马歇尔航天中心的测试显示,3D打印喷管能承受火箭发射时数千华氏度高温。科罗拉多州Elementum 3D公司总裁雅各布·纽克特林解释技术优势:"再生冷却系统的微细通道传统工艺难以实现,3D打印却能精密成型。"这项突破使燃料在燃烧前可循环冷却喷嘴,有效防止引擎熔化。

美国防部支持的America Makes技术总监布兰登·里比克透露,当前重点在于构建本土供应链。印第安纳、密歇根等州已有企业专攻金属粉末生产,通过雾化工艺将原材料熔炼成打印耗材。美空军爱德华兹基地火箭推进部主任肖恩·菲利普斯强调:"我们必须实现航天动力的自主可控,3D打印能突破传统制造极限。"

随着卫星星座更新需求激增和太空军事化趋势,美国今年航天发射频次将持续攀升。杜塞特指出:"现有工业基础仍依赖50年前技术,3D打印是破局关键。"从俄亥俄老牌钢铁基地到加州航天新城,这场制造革命正在改写人类探索太空的规则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2025-5-12 13: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几年就听说我们的战斗机的一个尺寸很大的零件就是3D打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9-8 11:12 ,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