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纯今 于 2025-7-31 16:12 编辑

这支试电笔的CE标志还是“欧共体”认证(2009年后改为欧盟CE),瞬间暴露了它的年龄。但别小看这个细节——它证明这款设计至少诞生在半导体工艺的“上古时代”。拆开前,我甚至幻想里面会有意法半导体的黑科技芯片,结果……

打开后傻眼:21世纪的技术,70年代的灵魂没有贴片电阻,没有神秘芯片

芯片呢?难道制程工艺太先进,要用电子显微镜去发现吗?欧洲半导体2009年这么厉害了吗?
只有最原始的分压电阻+LCD驱动电路。所谓的“数字显示”,不过是靠几个分压电阻点亮LCD屏的电压区间——这和1970年代电子表的技术如出一辙!

定睛仔细观察,显示电压其实就是不同的分压电阻,去直驱动LCD。该产品进化的核心就是这块LCD
我想如此简单的电路设计,源头在哪里呢?
尽管,液晶显示器 (LCD) 技术在 1970年代 早期就开始应用于计算器和手表,数字万用表 (DMM) 在 1970年代后期开始普及LCD显示屏
我忽视掉境外用电子表LCD制作试电笔的文章,搜索到国内2008年《电子制作》发表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给出的电路图,几乎与上面拆解的数字试电笔一摸一样,唯一区别就是它不是专用LCD,只能利用一个8两个8三个8来代替电压
介绍这个有什么意义呢?
请继续往下看走向世界篇:逆天改命
别的不说,外观明显比国内所谓德力西试电笔粗大,带防滑设计

更劲爆的来了
逆袭关键:如何把“源自DIY设计”卖到美国?
就是这样一个“古董级”产品,却藏着跨境暴利的秘密:
“美式粗犷”包装:比国内德力西试电笔更大、带防滑纹,完美迎合欧美工具审美 “美国公司”马甲:注册一家美国壳公司,套上“Made in USA”光环,价格翻倍不是梦 川普政策红利:若真在美国开厂,直接蹭上“美国优先”政策,老板拿绿卡比买鞋还容易,我心依然还是中国心
所以,我觉得我的小作文,含金量最高。有志青年们,多阅读数码之家的帖子,商品化一个,产品卖到美国,你就逆天改命
谁也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不用专研投胎技术,不用给一双布鞋,一个女人那个男人当儿子。洋装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