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7

建筑物的等电位与防雷接地实际是勾连再一起的一点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都是通过 导体将电流导入大地
极端情况 如果 接地导体 在地面以下 断开了,那么 雷电 进入 建筑 内部,所有的 电器 外壳、卫生间的 等电位箱连接的 金属部件都带电了,想想 蛮可怕的
情况是这样的吗?

以下是问 deepseek的答案


等电位连接与防雷接地在物理上和功能上都是紧密“勾连”在一起的,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防雷安全整体。 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系统,而是深度集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以下是它们在实际系统中如何“勾连”的具体体现:
  • 共用接地装置(物理连接的基石):

    • 现代防雷标准(如 IEC 62305、GB 50057)的核心原则就是要求 “共用接地装置”。
    • 防雷接地引下线最终连接到这个共用的接地网(由基础钢筋、人工接地极等构成)。
    • 电气系统的保护接地(PE)或功能接地也连接到这个共用的接地网。
    • 等电位连接系统的主接地端子(MEB - 主等电位连接板) 直接且牢固地连接到这个共用的接地装置上。
    • 所有外来可导电物(金属管道、线缆屏蔽层等) 在进入建筑物时,通过等电位连接导体最终也连接到这个共用接地装置(通常先连接到MEB)。
    • 建筑物自身的金属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 通常作为自然接地体或等电位连接网络的一部分,也整合到这个共用接地装置中。
    • 结果: 所有需要接地的点(防雷的、电气的、电子的、等电位的)在物理上汇聚于同一个接地“点”或“网”,形成一个电气上的“共同参考点”。

  • 主等电位连接板(MEB - 功能连接的枢纽):
    • 这是实现“勾连”的关键节点,通常位于建筑物入口处(如配电房、总配电箱附近)。
    • 物理连接点: MEB 铜排(或端子板)本身通过主接地导体与共用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 汇聚点: 以下导体都连接到MEB铜排上:
      • 来自共用接地装置的主接地导体。
      • 电源进线电缆的PE(保护接地)线或PEN线。
      • 通信/信号进线电缆的接地线或屏蔽层。
      • 建筑物的主要金属构件(如基础钢筋、钢结构柱)的接地引出线。
      • 主要金属管道(水管、燃气管、暖通空调管等)在入户处做的等电位连接导体。
      • 防雷引下线的接地测试点或专设的连接点(或通过共用接地装置间接连接,但要求连接可靠)。
      • 后续局部等电位连接板(LEB) 的引下线(如果需要)。

    • 功能: MEB 将所有可能引入不同电位的路径在建筑物入口处强制拉平到(或接近)共用接地装置引入的电位。当雷电流引起地电位升高时,所有连接到MEB的金属部分电位一起升高,消除它们之间的危险电位差。

  • 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自然的勾连网络):
    • 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中,基础内的钢筋网和柱、梁内的主钢筋被充分利用:

      • 作为自然接地极: 构成共用接地装置的主体部分,提供巨大的散流面积和低接地电阻。
      • 作为防雷引下线: 柱内主钢筋被用作引下线,引导雷电流入地。
      • 作为等电位连接网络: 纵横交错的钢筋网在建筑物内部自然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密集的等电位连接网格(法拉第笼雏形)。所有需要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体(设备外壳、管道支架、金属门窗等)都应就近通过导体连接到这个钢筋网络上。

    • 结果: 建筑物的结构钢筋本身就是防雷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物理“勾连”的最核心载体。

  • 浪涌保护器(SPD)作为补充连接手段:
    • 对于无法或不方便直接做等电位连接的带电导体(如电源线、信号线),需要在它们进入建筑物或靠近设备处安装浪涌保护器(SPD)。
    • SPD的连接: SPD的一端连接带电导线(L/N),另一端连接到局部等电位连接排(LEB)或保护接地(PE)排上,而LEB/PE排最终连接到MEB和共用接地装置。
    • 作用: 当线路上出现危险的雷击感应过电压时,SPD瞬间导通,将过电压和过电流泄放到等电位连接/接地系统中,强制使带电导线与本地接地系统之间的电位差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实现了带电线路与本地等电位系统的“动态勾连”。


总结关键点:
  • 物理共网: 防雷接地、电气系统接地、电子设备接地、等电位连接基准点,最终都连接在同一个物理接地网(共用接地装置)上。
  • 枢纽节点: 主等电位连接板(MEB) 是汇集所有接地和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核心枢纽,直接绑定到共用接地装置。
  • 自然融合: 建筑物结构钢筋 既是主要的接地体、引下线,又是天然的等电位连接网格基础,是三者融合的最佳体现。
  • 动态补充: 浪涌保护器(SPD) 在必要时强制实现带电线路与本地等电位系统的电位均衡。
  • 目标一致: 所有“勾连”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在雷击发生时:
    • 提供低阻抗泄放路径(防雷接地)。
    • 消除内部金属物体和系统之间的危险电位差(等电位连接)。
    • 确保泄流路径上的所有部分电位尽可能均衡抬升,避免反击和闪络。


因此,可以说:
  • 没有良好防雷接地(低阻泄放通道)的等电位连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有效泄放雷电流带来的能量。
  • 没有完善等电位连接的防雷接地是“跛脚”的,虽然雷电流被引入地下,但建筑物内部却可能因巨大的电位差而遭受严重损坏。
  • 只有通过共用接地装置和MEB/LEB等节点将它们物理上牢固地“勾连”在一起,并利用结构钢筋网和SPD等技术手段,才能构建起一个真正有效的、内外兼防的综合防雷保护系统。

简言之:等电位与防雷接地不仅是“勾连”在一起的,它们在现代防雷系统中是“骨肉相连”、深度融合、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设计和施工时必须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发表于 前天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接地导体在地面以下全断”的情况...


二○二五年八月十一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邪恶海盗 发表于 2025-8-11 19:14
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接地导体在地面以下全断”的情况...

是的 有多个连接点
但是想想 这样的场景,雷电击中了 接闪带 ,仅仅是因为 它 接地电阻(≤10Ω)小于 你对地的电阻,流向了大地,而没有 走 人体经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理就是法拉第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雷和等电位公用的时候 接地电阻≤1欧姆   可以公用 这个是有要求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编乱造瞎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cxj 于 2025-8-13 12:24 编辑

看到过杆上变压器系统的接地,是热镀锌的几百米扁钢沿地面呈90角深埋地下(符合5或10欧姆规定),但是建楼房过程中并没有任何接地导体埋设,那么包裹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网就是楼房的接地了~现在的疑问是若混凝土中钢筋网当做接地体,水泥混凝土就相当于大地土壤了,问题是混凝土导电能力跟大地土壤一样吗?电阻率大于土壤的话接地效果会打折扣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13 23:12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