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家伙,现在的大学生真是要上天!两位刚毕业的学霸小姐姐Louisa Graupe和Julika Schwarz,愣是用3D打印技术搓出了一台“空气榨水神器”,每天能从空气里硬生生榨出1.6加仑/6升饮用水——足足能灌满一个大号热水壶!这玩意儿取名特别直白,就叫“Water from Air”(空气变水),堪称现代版“聚宝盆”!
别以为这是玄学操作,人家靠的是正经黑科技——大气水生成技术(简称AWG),搭配3D打印和特殊材料,直接让空气中的水蒸气乖乖变成能喝的水!至于从空气中获取饮用水这个思路,早就有人尝试过了。早在2016年,就有一位印度大学生Jawwad Patel发明了能够从空气中提取水的设备,即使是被污染的空气也没有问题,他当时也使用了3D打印技术来制作设备
。
说实话,咱们这些打开水龙头就有水用的人可能没啥感觉,但设计这设备的Louisa和Julika可是认真查过数据的:全世界居然有72%的人面临用水安全问题,8%的人连基本喝水都成问题
!更扎心的是,现成的“空气取水”设备不是贵得离谱就是笨重得像台冰箱,普通人根本用不起。所以这两位小姐姐一拍大腿:咱必须搞个便宜又好用的!
你猜这设备怎么造的?——全部是3D打印出来的!罐体用的是透明PETG材料(采用FDM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打印),盖子则是用SLA光固化技术打印的。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定制生产,根据个体需求进行个性化制造,并且可以打印出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细节。不过有个小悬念:里面最关键的“吸水利器”是一种叫“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黑科技材料,像极了微观世界里的超级海绵,开盖就疯狂吸收水分子,关盖就让水冷凝滴落。但目前还没说清楚这材料是不是也能打印……
实际操作起来更离谱:这罐子每天能完成12次榨水循环,每俩小时就能接500毫升水——基本正好是一瓶矿泉水的量!一天下来稳稳产出6升,按照每人每天1.5升的基本饮水需求计算,够一家四口人日常饮用了(当然,爱健身的大哥得多喝两杯)。
为啥非要折腾3D打印?当然是因为它改设计快、造原型便宜啊。而且整个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坏了还能自己修,简直贴心到家~两位毕业生还盼着靠3D打印让这项技术全球“遍地开花”。3D打印技术确实具备快速原型制作的优势,能够大幅节约研发时间和成本
不过她们也坦诚交代:这宝贝现在还只是个原型机。但谁敢说以后它不能拯救一整个村的人呢?类似的技术也得到了一些大公司的关注,比如GE集团的研发部门就在通过3D打印设备进行研究,以创造能够将空气转化为饮用水的便携式设备。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用3D打印来解决水问题了。之前就有研究人员3D打印过能过滤脏水的塑料板,还有人搞出过3D打印的反渗透系统(就是你家净水器里那种高端操作)
。但这种直接从空气里“白嫖”水还这么便携的,真是头一回见!
当然,这种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其产水量很可能高度依赖环境湿度,在干燥地区效率会大打折扣。同时,从空气中“榨水”通常需要消耗能源,其能耗水平也是衡量设备实用性的重要指标。
所以说啊,科技圈真的永远有惊喜~哪天说不定咱们真能人手一个“空气榨水杯”,走到哪儿都实现“喝水自由”呢!就像GE集团研发的那种便携式设备,目标是能够为150名士兵提供每日安全饮用水,这技术未来还真有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