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哎,各位经常用手机拍视频的创作者们,今天有个产品可能会让你直接“哇塞”出声——ADATA刚发布的SR800磁吸充电宝SSD,这玩意儿大概是全球首个能把移动电源和固态硬盘揉在一起的玩意儿!你说它是个充电宝吧,它背后带个卡槽能插SSD;你说它是个硬盘吧,它又能给你手机无线充电,还能当手机支架用……这设计脑洞,简直是为了治当代内容创作者的“电量焦虑+存储焦虑”双重综合征而生的!
一、为什么需要这种“缝合怪”产品?
现在很多人拍视频早就不用相机了,手机直接上手:4K 60帧、ProRes格式、电影模式……画质是上去了,但手机存储空间和电池续航可就遭殃了。举个真实场景:你在户外拍探店视频,拍着拍着手机弹窗“存储空间不足”,接上移动硬盘备份吧,结果手机电量又撑不住了。这时候你要是掏出个传统扩展坞,还得额外带个充电宝,线缠成一团,手机还得架在稳定器上,简直像是在身上绑了个“电工工具箱”。
ADATA就是瞅准了这个痛点,搞出了SR800这种“磁吸充电+硬盘扩展”二合一的设计。它的逻辑特别直白:你手机背面吸个充电宝,下面插个硬盘,一边充电一边直接把视频录到硬盘里,省了转接Hub、省了额外支架,甚至省了“电量不够我得省着拍”的心理负担。
二、拆开看细节:充电宝和SSD是怎么“组CP”的?
SR800的结构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两大模块:
移动电源部分:5000mAh容量,支持20W Type-C有线快充+15W磁吸无线充电。这个电量差不多能给iPhone 15 Pro充满一次,应急足够;
SSD部分:用的是USB 3.2 Gen 2x2接口,读写速度标称2000MB/s,容量最高2TB。这是什么概念?比传统机械移动硬盘快约20倍,一段3GB的4K视频素材,大概2秒就能拷完。
但最精妙的是它的组合方式:充电宝背后开了一道卡槽,SSD可以直接插进去,“咔哒”一声就成了个整体。平时不用SSD时,充电宝能单独拿来无线充电;需要大容量拍摄时,再插上SSD变身“创作神器”。
三、真实使用场景:到底能解决哪些问题?
边拍边存:手机吸上SR800,用C to L线连接SSD和手机,开启Filmic Pro这类App,就能直接把ProRes素材录进硬盘。再也不用担心手机存储爆满;
无线充电+有线传输同时进行:如果手机支持MagSafe(或搭配磁吸环),可以直接无线充电的同时传输数据,告别“充电就不能插硬盘”的尴尬;
隐藏支架功能:充电宝侧面带一个可折叠支架,拉开就能把手机立起来——剪片时当副屏看时间线,休息时追剧,不用额外带手机支架。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我分开买个充电宝+硬盘不行吗?”但SR800的优势在于集成度:它内置了多电路保护机制,充放电时不用担心电压不稳烧硬盘,线材减少、体积紧凑,塞进裤兜也没问题。
四、一些你可能关心的细节
传输速度实测:2000MB/s的速率需要手机或电脑支持USB 3.2 Gen 2x2(比如部分旗舰安卓机、新款MacBook),如果设备接口是USB 3.0,速度会降到5Gbps档次,但依旧比机械硬盘快得多;
容量选择:提供1TB和2TB版本,建议直接上2TB——毕竟一段10分钟的4K 60帧视频就能占掉好几个G;
设计小心思:SSD和充电宝结合后,重心分布均衡,吸附手机时不会头重脚轻,支架开合角度也调得比较稳,放桌上不容易倒。
五、适合哪些人?
手机短视频创作者:经常外拍vlog、探店、旅拍的人;
跨设备工作者:需要在手机、平板、电脑之间倒腾大文件,又希望随时保电量的用户;
懒人党:讨厌带一堆线材和配件,追求“一物多用”的极简派。
最后唠两句:
ADATA这个SR800,本质上是在尝试回答一个问题:“当代移动创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外设?”它没追求单项参数爆炸,而是把“充电、存储、支架”这三个刚需功能揉在一起,用模块化设计让你按需搭配。虽然5000mAh的电量对重度用户可能不算大,但“无线充电+有线高速传输”同时进行的设计,确实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要说遗憾的话……要是后续能出个10000mAh版本,再加个SD卡插槽,估计连相机用户都得喊真香了!
好了,这款产品预计今年底上市,价格暂未公布。你会考虑买这种二合一产品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