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位盯着机箱里那团乱麻般的线缆发过愁的朋友们,今天咱们聊个能让强迫症狂喜的消息。那位在B站以折腾电脑硬件出名的UP主“装机猿”,最近把他那个“BTF”项目升级到了3.0版本。这项目名字听着挺玄乎,全称是“Back To The Future”,意思大概就是“让装机体验回到未来”——一种特别整洁、看不到乱七八糟线缆的理想状态。
这事儿得从头唠。装机猿这人,在电脑DIY圈子里是个特别能折腾的主儿。他看不惯传统电脑机箱里那种电源线、数据线纠缠在一起的“盘丝洞”景象,老早就开始鼓捣一个想法:能不能把大部分接口都挪到主板背面去,让机箱正面看起来清清爽爽,像科幻片里那种极简风格?
前两年,他搞出了BTF 1.0。那时候的想法还比较基础,主要是把机箱前面板的那些开关、指示灯接口,还有主板的24Pin主供电接口,给搬家到了主板背面。这样从正面看,是少了些线。但显卡那边伸出来的粗壮电源线,它还在那儿杵着,挺碍眼的。后来就有了BTF 2.0,这次进步不小,开始对显卡“动手”了。它在主板上给显卡也预留了背面的供电接口,配合专门设计的显卡,就能让显卡正面也看不到电源线了。这个过程中,像华硕、微星、七彩虹这些硬件大厂也参与了进来,一起搞了些闭门会议,商量怎么把这东西做成一个大家都能用的规范,而不是某个品牌自己玩自己的。这点很关键,单打独斗很容易夭折,大家一块玩,生态才建得起来。
甚至啊,听说华硕计划中的旗舰显卡ROG Matrix RTX 5090,也考虑用上这种背面连接的理念。华硕会用一种新的GC-HPWR接口配合标准电源线,据说能支撑高达800瓦的功耗。你看,至少对华硕这样的巨头来说,把接口放背面这个想法,已经从一个脑洞变成了值得认真对待的方案了。
好,背景铺垫得差不多了,现在重点来了:BTF 3.0到底玩出了什么新花样?简单说,它把“背面连接”这个理念彻底系统化、终极化了,简直是想把机箱里的线缆来个“一扫光”。
第一,供电系统大改革。BTF 3.0设想了一个超级集成的供电方式。CPU、GPU和主板本身,共享一个放在主板背面边缘的“金手指”供电接口,这个接口的供电能力超级夸张,最高能到2145瓦,其中1680瓦是专门留给CPU和显卡这两个耗电大户的。机箱前面板的那些接口,比如USB-C、USB 3.0、音频口,还有机箱的开关、重启按钮线,全部被整合成背部的一个大模块,用一根线束就能连接到机箱上。主板背面甚至还额外提供了给最多四个SATA硬盘供电的接口,省去了单独的SATA供电线。
第二,电源也变了。BTF 3.0专用的电源,它自己也不再用传统的24Pin主板供电线和PCIe显卡供电线了,而是改用背面的金手指接口和主板对接。当然,考虑到兼容性,你用传统的ATX 3.0标准电源也行,但得通过一个转接板来连接。这种BTF电源的位置也讲究,会被设计在主板右边,据说这样更符合CPU的供电电路布局,还能给顶部安装水冷散热器留出更多空间。
第三,显卡玩“骑墙”,啊不,是“混合模式”。为了不让BTF显卡变成只能在BTF系统里用的“砖头”,BTF 3.0的显卡设计得很聪明。它本身保留侧面的标准电源接口,这样你插到普通电脑上照样能用。但如果你想享受BTF的整洁,可以加装一个小巧的转接板,把侧面接口转换成背面的金手指供电模式。一举两得。
第四,机箱和散热也配套升级。BTF 3.0机箱必须能同时兼容BTF硬件和标准硬件。它支持一种“短水管”的一体式水冷,方便布线。更绝的是,它提出了“风扇无线”的概念。机箱会预装好风扇供电和RGB灯效的集线器,并且预留好线槽,在每个风扇安装位附近都准备好接口,让你装风扇时几乎不用自己理线。甚至还有个概念设计,风扇在拧螺丝固定的同时,就能接通电源,彻底告别繁琐的风扇接线。
总结一下进化史:1.0是挪主板接口,2.0是加显卡背面供电,3.0则是打造了一整套从电源到显卡,再到散热风扇的“无线缆”生态系统。
光说不练假把式。装机猿为了证明BTF 3.0不是纸上谈兵,真的和七彩虹、鑫谷这些厂商一起,鼓捣出了一台能正常工作的工程样板机。用的是七彩虹的原型显卡和对应的机箱。装机猿自己估计,这台成品已经非常接近他曾经很羡慕的苹果Mac Pro那种“几乎看不到线”的工业美学水平了。目前唯一还能看到线的,就剩下风扇了,这也是他下一步要攻克的目标。
当然啦,BTF 3.0现在仍然是一个开放性的提案规范。它能不能成气候,最终还得看有多少硬件厂商愿意加入这个“BTF 3.0联盟”,并真的推出对应的主板、显卡、电源、机箱、散热器和风扇。目前这台七彩虹的概念PC,是第一个向公众证明“全背面插拔、单一集成供电接口”这个疯狂想法,真的能在一台消费级游戏电脑上实现的例子。
我个人觉得这想法酷毙了,简直是想给电脑机箱做“隐形线缆手术”。唯一一点小小的个人看法是,我不太希望电源在机箱里占据太中心的位置。装机猿已经把介绍这个项目的视频传到了YouTube和B站上,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搜看,有中英双语字幕,能更直观地感受这个“线缆消失术”的魅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