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5647|回复: 48

[电源] 装修第三坑:给零火反接插座更换TEP国际电工十孔插座及穿刺接线线夹测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5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omicfansh 于 2023-6-5 11:18 编辑


装修第一坑:农村自建房外包电工6000元之作,各位看看良心否?|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2335176
装修第二坑:不拆不知道,拆了吓死人!农村电工的接线吓得我冒冷汗|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2353151
农村自建房被坑了两次之后,镇上的房子年久失修又得重新装修了。我妈这次没找上次的坑爹电工,找了一个新电工。结果又掉坑了。
零火乱接。有一大半插座是零火反接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对的。高处的插座没检查,将就着用。低处能改的全部改了。
线头没剥,铜线只接了一半!

螺丝压线端子

更换3.9元的TEP国际电工十孔插座,最新的新国标只能用二脚扁插,不再兼容欧标园插,实际里面还是老款可用园插,只改了面板。

隧道式接线端子,接触面积更大,线头不会压伤。

里面是铜条,虽然歪歪扭扭的,小功率也够用了,多插座可以省下个排插。

以下是穿刺线夹的烤机式测试。
免剥线分线器接线端子,以前韩国鲨扣吹得很厉害,免剥线,还能过大电流,我不是很相信不敢用。最近看到一些居民用电入户线也是用穿刺式T型线夹出线,供电系统中大电流也能用穿刺线夹。于是买了个ZK-CC06试水,接线范围是1~6平方软硬线通用,标称电流是50A。

三齿铜镀锡穿刺片

用电阻模拟电线发热,12V30R4.8W,两分钟直接糊了,电阻熔接在塑料上,差点拆不下来。


换4.40V(TP的5V电源竟然电压不足)30R0.64W,一分钟烫手,两分钟非常烫手,塑料变软。



再换5V220R0.11W,一个晚上温热,可以长期使用。

1.5平方多芯硬线的接线效果,成年男子用力拧紧螺丝的力度。





可以看到线皮上有2~3个“牙齿印”,其中只有1~2个刺穿了线皮接触到了铜线。
美国线规AWG,线径,截面积与电阻率

结论:穿刺线夹与电线的接触点较少,不适合用于大电流接线。50A60A烧到家都没了,我估计只能用在10A以下电流。
安装时要用力拧紧螺丝然后再用力拧半圈以保证接触。
压接点可以打胶防水防氧化。
装修各种坑,最好自己考证自己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打赏

参与人数 3家元 +137 收起 理由
hongo + 9 原創內容
moontree + 8 謝謝分享
家睦 + 120

查看全部打赏

 楼主| 发表于 2023-6-5 22: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米吉米 发表于 2023-6-5 21:49
免剥线的穿刺线端子用着还是不放心,毕竟接触面太少

穿刺线夹压1~1.5平方线,能压到线芯的接触点最少只有1个。2.5平方线,接触点才有2个。
按照每个接触点3A的安全载流量来算,1~1.5平方线能过电流6A,2.5平方线12A。
穿刺式接线的隐患是,由于没有像电工胶布之类的防水措施,接触点容易受潮氧化,接触点电阻增大,发热严重造成火灾隐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17: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buzyz 发表于 2023-6-6 12:32
穿刺接线接夹不是这个用法,一般用在主干大线径多股软线上面,线径在10平方毫米以上效果才能出来。
小线径 ...

夹板螺丝式分线端子支线直接多芯铜线是违反国标gb50303-2015规定,线头还是得压端子。
压端子,电工不干,说太麻烦。以前农村自建房装修后,我给电工返工用U形扣压线头。
用穿刺线夹不就是想找个方便快捷的接线方法嘛,避免装修电工缠绕接线虚接松脱的情况。
穿刺线夹用来压1~1.5平方线,接灯等小功率用电器,还是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18: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jinibm 发表于 2023-6-6 18:00
火零接反了有什么后果啊,我记得有的电源插板能指示是否反接,以及地线是否是通的 ...

电器的开关一般是控制火线。零火反接之后,关了开关,火线不断,还是带电。触电之后如果不能摆脱,要等漏电保护器跳闸。
漏保跳闸电流是30mA,摆脱电流是11mA起,有触电的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17: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股软线压接端子真是麻烦。不压又压断线。
尤其是给高处的插座压,腾不出手来。
软线接插座,必须要压接端子或者上锡,而且上锡必须使用弹簧夹式的插座,避免锡热胀冷缩蠕变造成螺丝松脱(国标gb50303-2015)。




补充内容 (2023-6-14 10:24):
和某些自以为是的人很难沟通,跟他说标准规范,他说自己那些浅薄的经验。标准规范都是以事实为基础以生命为代价总结出来的教训经验,更加可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3 10:41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