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610|回复: 156

[1980] 1985年的SONY WM-W800,世界上唯一一台双卡磁带随身听拆解打理复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7 1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的SONY,真是脑洞大开,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的牛逼公司

这台发布于1985年3月的WM-W800磁带随声听就是其中之一。首次实现了在巴掌大小的随身听上进行双卡收放录音功能,可以很方便的翻录磁带,录制收音机节目等,但是没有自动反带功能。

其实技术并不复杂,只是把一个单放的磁带随声听和录放的磁带随身听背靠背的捏在了一起。但这种敢想敢干,啥都来试试的精神在现代日本已经看不到了。


废话不说,先上图。机器贼厚

B面是录放功能,为了放下抹音磁头,放音磁头采取了微磁带机的小型磁头,所以音质没有A面好。而且不支持DB降噪。



A面的单放,支持SONY的FM/AM收音机组件CTP-1A,可以用A卡播放收音机,B卡录收音机的节目。



收音机组件和装上后的样子








双卡打开的样子。





电池仓设计的不错,利用两边按键的空挡,各放入一个5号电池。



侧面的功能开关,支持金属带,杜比降噪等当时流行的功能



大小对比。
同年出的SONY WM-55, W800比之厚了好多,而且不支持双向反带。






拆散之





打开机器,两个卡座是背靠背的,各自有自己独立的驱动机构。
其实再脑洞一些,驱动机构共享的话,应该可以做得更薄,但想想那是40年前,连计算机设计都还没普及的年代。


下面是展开后的样子。左边是录放卡座,右边是放音卡座和PCB



这个是PCB和放音卡座分离的样子



放音卡座的细节
为了减少单个卡座的厚度,用了当时还算黑科技的超薄平面无刷电机,所以机械结构相当的简单。





打理好后的放音卡座。



录音卡座的细节,机械结构基本一样,就是多了个录音钮以及放抹音机构







两个卡座打理后的合影






PCB打理前后的样子。
电容都没漏,但为了防止万一,除了功放的输出电容换成了固态电解,其它的都换成钽电容了。










视频:





补充内容 (2025-7-27 13:17):
高人指点,随身听历史上还有另一款更牛的双面双卡随身听松下NATIONAL RX-HD10
播放面A可以实现自动反带。而且机械结构更复杂,单马达驱动双面播播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打赏

参与人数 12家元 +326 收起 理由
光电传奇 + 6 謝謝分享
wjdz777 + 30
newnet1234 + 30 謝謝分享
沙漠臭屁虫 + 30
aping365 + 30
ch104517745 + 30 不错的随心听
落叶风 + 30
jf201006 + 30 謝謝分享
b26359 + 30 優秀文章
sean + 30 不给你打赏天理不容

查看全部打赏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1: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的果 发表于 2025-5-7 10:36
磁带不是双向行走的?

单向走带的。
但支持全自停,不仅放录可以自停,快进和倒带都能自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1: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0828 发表于 2025-5-7 11:35
这个收音时,电机是转着还是休息了。

收音是A代仓电机自动停止,B带仓电机不受影响,可以录收音机播放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1: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mikezhu58 发表于 2025-5-7 11:12
谢谢楼主分享,楼主手艺真好,,这个机子收音机频率是日频还是国内频呢,,,谢谢, ...

国际频段。 日频的话,最高只到90几MH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9: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长叶子的树 发表于 2025-5-7 12:36
建议上传一小段操作及播放视频

感谢支持

主楼已上传SONY W800 播放视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21: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狗剩的青春 发表于 2025-5-7 16:07
想知道收音卡带是通过那几根探针和PCB连接的吗?在PCB上没看到对应的mark点啊。 ...

A卡座里有相应的触点。


下图左上方的金色触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22: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f00tman 发表于 2025-5-7 20:29
收音模块没拆,那个模块调台要把模块拿出来才行?

当然不用
磁带仓侧面有开槽,收音机卡带放入带仓后,各种调节钮都会从侧面的开槽里露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8 09: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xyz_1234 发表于 2025-5-8 00:28
可谓创意丰富吧。
但估计不如两个机芯并排的好,机械结构、电路板空间更有利。真有翻录、录收音机需求的, ...

对的。而且录音效果一般,也就录个FM收音机节目。所以后续也没有再出过类似的机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07: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h-bbs 发表于 2025-5-11 10:08
手里还有一台WM55,某鱼看了一下还是这么值钱

WM-55是俺拥有的第一台随身听。
当时家里还只有单声道的NATIONAL 砖头机。
85年的那个夏天,第一次听到WM-55播放出来的立体声时的那种感觉,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从那时候起迷上了随声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07: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bh4qix 发表于 2025-5-11 10:08
你想表达的,估计
不是 【世界上唯一一台】
而是 【世界上唯一一款】

哈哈。谢谢纠正。
当然时一款。要是一台,早就天价了。谁还敢拆成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6 12: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寒稞 发表于 2025-5-15 08:22
我的天,看着好养眼呀。。。。
只可惜,现在,连磁带都不好找了。

海鲜市场上大把的原版带。
新的从一盘几块钱的普通磁带,到一盘一两千的顶级4类金属带,都有供货。而且还有代录服务。

有机会买一盘顶级4类带然后找人用三次头卡座转录一盘听听,会刷新你对磁带音源的认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10: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啊。。
A面B面上都印着STEREO的字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10: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protel99 发表于 2025-5-26 10:09
这个机子是真好,以前有一个SONY的单卡带双向返带的,现在皮带全坏了,做工是真不错 ...

皮带的话淘宝咸鱼上大把有卖的,一捆几十根10块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17: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德机迷 发表于 2025-5-26 15:47
真心不错。也几盘未拆封的

你这个严格意义上是录像磁带,非录音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31 2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leexeean 发表于 2025-5-31 21:01
不是唯一,我有一个松下的双卡随身听

松下也有双卡随声听? 报个型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3 08: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win2003sp2 发表于 2025-6-1 00:03
1985年就有无刷电机了。网上说无刷电机是中国的死刑发明就是一个谣言

嗯。我接触过的,松下NATIONAL 1984年推出的S40就已经采用了无刷电机驱动了。不过那个年代能用无刷的都是高端机,估计属于黑科技级别的。

https://www.mydigit.cn/thread-346094-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5 14:38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