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放下那个大锤 于 2021-6-17 01:23 编辑
在某东上,扫地机器人销量最高的的价位段就是在2000元左右。想要知道追觅L10 Pro做得怎么样呢,我们首先要知道2000元的扫地机器人大概是什么水平。 2000元左右价位段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用上了LDS激光导航。 比起1500元以上的陀螺仪导航,它可以建图,规划路径。App里能够智能规划区清扫区域,不容易漏扫,但是比起一般3000元以上的旗舰款,它又缺少了独立的避障系统。 没有避障功能的扫地机呢,遇到障碍物就像是一个铁憨憨,空有一股蛮劲。像扯着电源线跑,不仅很有可能把电器拌倒,不安全;还会把滚刷给缠坏掉,影响寿命。当然最烦的还是磕碰家具,或者说老是扫到一半被奇奇怪怪的东西卡住,要你去救它。 追觅L10 Pro比起上一代灵图D9,最大的升级点就是用上了结构光避障。 什么叫结构沅避障?市面上主流的避障方案有视觉和激光两种,一个是“看见”,一个是“摸到”。我们可以把它们类比成VR看房和测距仪实测,一个直观,一个准确。 有些扫地机会用单目和双目摄像头避障方案,双目的表现比单目好,但非常依赖对算法模型的学习,不一定能够对家里所有障碍物的表现都一样好,并且在夜间还需要额外的红外传感器来辅助避障,总体表现并不完美。 相比之下呢,结构光避障简单高效 ,不受光线影响,白天黑夜的效果都相同。结构光就是通过发射线激光来扫描现实世界,得到反馈后进行3D建模,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超大号的Face ID。 今年石头和科沃斯的新品呢主要采用的都是结构光的方案,因为它目前确实是更稳定,精度也更高。追觅L10 Pro是2000元档里少数采用结构光避障的扫地机,那它的避障效果好不好呢?请看测试。 正试测试 我们模拟国标规定的20平米的覆盖率测试的房间,设置了桌椅,沙发,箱子,圆管等花式障碍物。 L10Pro启动之后首先进行了一圈沿边清扫,然后就一头扎进了桌腿的森林里,干净利落地完成了画圈清扫,总体路径完整,也没有重复打转。 对比上一代D9覆盖率有明显的提升,算得上是第一梯队的表现。 除了覆盖率,避障能力也是扫地机的核心性能体现。当然了,覆盖率测试房间的这些障碍物还不够生活化,所以大到高脚凳,电风扇,垃圾桶,小到拖鞋,袜子和逗猫棒,我们又试了12种障碍物,追觅L10 Pro基本都能避开,甚至从两个障碍物的夹缝里精准的穿越过去。 像这样3种不同粗细的线材,追觅L10 Pro的避障也都没有问题。 不过它的表现也不是绝对完美的。当扫地机转向之后,障碍物进入结构光的盲区,还是有概率会发生接触和碰撞,而且如果是平铺在地面上的比较细的线,扫地机还是会直接碾过去。所以别的你可以不在意,你昂贵的HIFI耳机和Lightning数据线还是要留意的。 当然,要完成顺利地完成全屋清洁,可不仅仅是要避障就行,还需要跨过家里的各种类型的槛。我们找了6种不同高度,不同形态的门槛和滑轨,全都能越过。和一代的灵图D9一样,追觅L10 Pro的越障高度高达2CM。
其实无论是越障避障能力,还是覆盖率的路径,它解决的都是扫地机器人能不能把家里该扫的地方都扫到的问题,扫到了还不够,我们还要去看它到底清洁得好不好。在调研的时候,拉了一个同价位的扫地机的产品参数列表,发现追觅L10 Pro有好几个清洁力上的参数都非常突出。4000Pa的大吸力,大容量尘盒,防缠毛设计。 4000Pa的大吸力?之前没见过有扫地机在吸力这个性能发过力啊!难不成这个在吸尘器领域里“卷”得最多的概念,现在扫地机器人领域也要跟着开始“卷”啦? 是不是噱头,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别的扫地机吸力是多少,是不是已经够用了。调出数据就可以非常轻松的发现,其实吸取普通的灰尘或者颗粒物1000-2000Pa的清洁表现已经很不错的。 如果你还不相信,我也用追觅的标准档,也就是1200Pa左右的吸力测试了固定面积的除尘,以及吸取家里常见的颗粒物,从结果来看,就是够用的。 当然,可能有人有所质疑,因为测试地板,要有地毯或者缝隙,那就是需要大吸力才行。清洁地毯和缝隙确实是需要大吸力。我们也实测了追觅L10 Pro超强模式的地毯除尘,表现确实是要好很多。 但4000Pa还远不够用,给地毯除尘的话,还是得要吸尘器,毕竟你看看现在随便一个普通的吸尘器吸力都到20000Pa了。所以,4000Pa大吸力到底是不是噱头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忽略了吸力衰减。我们测试用的都是全新的产品。你穿过的衣服不会马上洗,你吃完的外卖不会马上扔,你用过的扫地机尘盒也不可能立刻清洁干净,所以刚买回来的扫地机1500Pa吸力+干净的滤网是够用的,但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堵塞的HEPA滤网就会让吸力降低。所以4000Pa这个吸力档位在存在,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选择,尤其是在常年累月的使用扫地机器人之后,仍然能够保证机器人有一个不错的吸尘性能。当然大吸力的另一面就是噪音。追觅L10 Pro分安静、标准、强力、超强4种模式。在前三个常规模式下的噪音与其他产品相近,最大吸力的超强模式噪音会更高一些,如果注意听,可以听到微弱的高频音。你要使用这个模式的话,建议你上班的时候让机器人自己在家定时清扫。大吸力保证了扫地机器人持续清洁的效率,更高的上限能保障我们偷更多的懒,大容量的尘盒也是一样570ml一次性能装更多的垃圾,一周少说也能让我少倒一次垃圾,多懒一回。 当然这不是越大越好,还得大得有讲究。当扫地机开始吸尘,尤其是大团的灰尘毛絮,它并不是均匀地填满尘盒而是飞快地吸到了HEPA滤网上。灰尘不断聚集,最终会生长成一个以滤网为底面,以吸口为顶部的拱形。所以看起来很大的尘盒,很多时候的有效容积只有这一部分。 好的尘盒设计就要加大吸口到HEPA滤网的距离,让灰尘有空间可以向两边飞散,增加有效容积。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追觅L10 Pro的尘盒表现还是可以的。 另外扫地机滚刷上老是缠满了头发,这也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的偷懒体验。扫地机基本不可能做到免缠绕,只能尽量提升防缠绕的能力。这次追觅也有宣传自己的防缠毛设计,我们对比它们的上一代灵图D9:按照标准,我们第一次测试分别剪取了1g 5cm和1g 15cm的毛发,均匀地撒在房间地板上。 灵图D9清扫完后,滚刷上已经有缠毛. 而追觅L10 Pro的结果是一根都没有 我们又尝试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样。于是不得不把毛发的长度加长到20cm和30cm,这时候L10 Pro的滚刷上才出现了缠毛。 对比灵图D9进步非常明显 滚刷想防缠绕,要么增大直径,要么更换材质。拆下追觅L10 Pro的滚刷,我们就能看到它有一排齿梳结构。缠绕在滚刷上的毛发会被勾住,随着滚动被扯断,减轻了毛发缠绕的情况。 扫地机器人的智能控制这块大家也比较关注,追觅L10 Pro可以直接添加到米家app 里,跟其他智能家居联动。除了小爱同学、天猫精灵、百度小度也可以语音控制。 调整吸力和拖地的水量,查看耗材的使用时间等功能也都集成在app里。值得一说的是断点续扫功能,它不是那种普通的“没电了,就要先充满电再扫地”,它就是那种蛮特别的智能断点续扫,有多少地面没扫完,它就充多少电,扫完之后再回去充满电。清扫效率更高,还可以在app里设置扫地机的工作时间段,避免大半夜出来工作噪音把你吵醒。 总的来说,追觅L10 Pro相比上一代灵图D9的提升还是非常大的。结构光避障系统从无到有。大吸力、大尘盒、新的防缠绕设计。在2000元这个价位段,居然能让我们买到好些媲美3000元的性能,确实还是值得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