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57|回复: 12

[综合] 关于目前应用最广的QRcode(即二维码)的来源及规格、应用的粗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3 00: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indows9650 于 2025-7-23 00:32 编辑

下方加密QR码自带打油诗一首,输入当事人ID即可解码





很早就想写一个关于QRcode的文了,但是不知道从哪开始,今天刚好遇到个呆子扯了一嘴,顺手发一贴放这里

本文仅代表个人见解,有任何不满意的可以关闭页面,请勿试图扭曲事实,谢谢合作

QRcode,即QR码,又叫二维码,发源地日本,最初是作为汽车零件追溯码而开发,后经过数个版本的加强后具备多个功能以及高度容错能力,目前被广泛运用到所有行业。

以下内容摘抄自中文维基:

QR码/图码(英语:quick-response code,简称QR code;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图码)是一种二维码,于1994年由日本汽车零组件大厂电装公司的原昌宏所发明,QR码比普通条形码具有快速读取和更大的存储资料容量,也无需要像一维条码般在扫描时需要直线对准扫描仪,应用范围包括产品跟踪、物品识别、文档管理、库存营销等等。QR来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QR码使用四种标准化编码模式来存储数据。QR码现已在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于手机读码操作。

格式:
QR码呈正方形,常见的是黑白两色。在3个角落,印有较小,像“回”字的正方图案。这3个是帮助解码软件定位的图案,用户不需要对准,无论以任何角度扫描,资料仍然可以正确读取。
日本QR码的标准 X 0510在1999年1月发布,而其对应的ISO国际标准ISO/IEC18004,则在2000年6月获得批准。根据Denso Wave公司的网站资料,QR码是属于开放式的标准,QR码的规格公开,虽由Denso Wave公司持有专利权益,但不会执行。
微型QR码除了标准的QR码之外,也存在一种称为“微型QR码”的格式,是QR码标准的缩小版本,主要是为了无法处理较大型扫描的应用而设计。微型QR码同样有多种标准,最高可存储35个字符。


技术特性方面——

结构:
QR码最大特征为其左上,右上,左下三个大型的如同“回”字的黑白间同心方图案,为QR码识别定位标记,失去其中一个会影响识别。而呈棋盘般分布的有别于大定位标记的较小的同心方则为其校正标记,用于校正识别,版本1没有校正标记,版本2在右下方,其中心点在左下和右上定位标记的外边框的相交点,版本10开始以每个等距的方式出现在右下校正点至左下和右上定位标记的外边框的连线、左上与左下定位标记的外边框的连线、左上与右上定位标记的外边框的连线之间、这四边线上等距点对边相连线,版本10等距有1个,版本25为3个,版本40为5个。

加密:
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在护照入境许可证上使用加密的QR码。


存储特性方面——
QR码一共提供40种不同版本存储密度的结构,对应指示图的“版本信息”,版本1为21×21模块(模块为QR码中的最小单元),每增加一个版本,长宽各增加4个模块,最大的版本40为177×177模块。

QR码最大资料容量(对于版本40)
数字最多7,089字符
字母最多4,296字符
二进制数(8 bit)最多2,953 字节
日文汉字/片假名最多1,817字符(采用Shift JIS)
中文汉字最多984字符(采用UTF-8)
最多1,800字符(采用BIG5/GB2312)

容错能力:
QR码有容错能力,即使图形破损仍然可以读取,破损面积最高可达30%。因此QR码也广泛使用在运输外箱上。
相对而言,QR码图形面积愈大,容错率愈高,所以一般折衷使用15%容错能力(M等级)。

错误修正容量
L等级可修正7%的字码
M等级可修正15%的字码
Q等级可修正25%的字码
H等级可修正30%的字码


编码方面——

格式信息:
QR码的格式信息记录了两种数据:纠错等级和掩码的类型。掩码的作用是为了对数据区域进行掩模以利于扫描仪识别,可以避免数据区域出现连续的空白或者连续的黑色区,同时也避免了数据区出现类似定位点样式的正方形出现。掩模图案在整个数据区域的网格内不断重复进行掩模计算(功能图形不掩模),数据区上对应掩模黑色模块的单元将会反转。每个二维码上会有两组相同的格式信息出现,并且带有BCH纠错。


应用方面——

QR码最早在汽车制造厂为了便于追踪零件而使用,今日QR码已在各家行业广泛使用。用户亦可透过设有RS-232C界面的个人电脑及解码程序,连接扫描仪或摄影机获取QR码中的资料,非常适合存货管理等企业应用。

日本本土的应用:
近年来,日本的移动电话公司开始在有相机的移动电话加入QR码读取软件,为QR码带来更广泛、更新颖的消费者相关用途。主要能让用户减少在手机上输入文字等资料的麻烦。最早设有QR码阅读功能的移动电话是“SoftBank”(J-PHONE)的“J-SH09”(2002年8月发布)。
使用QR码来存储商店地址及网址,在日本的杂志及广告上越来越流行。而在名片上加入QR码亦逐渐成为趋势, 这让将对方个人资料输入手机的工作变得更简单。除个人联系资料外,使用照相手机扫描车站海报、商店型录等地方上的QR条码之后,就能立即连至条码所在的产品网页,并了解订购与该人物的信息,或借由拨打电话号码来让用户获取该商品的优惠。而大型的日本网站如Yahoo!等也有应用QR码,为消费者提供网址及优惠等信息。
在公共事务上,QR码也有很多应用机会:例如日本出入境管理已采用打印QR码标签贴在入境人员护照上,替代以往只是盖印入境章。在日本许多公共汽车站牌都已增加上QR码,乘客只需用手机阅读解码,就可以及时获得该站牌的线路与班车时刻信息。

国内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于2009年12月10日开始改版铁路车票,新版车票采用QR码作为防伪措施,取代以前的一维条码。
浙江省杭州市、四川省成都市及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地区的公交业者,在站台和车上,使用QR码提供给市民公交的线路信息。
2012年春节期间,阿里巴巴旗下的线上支付平台支付宝实现了透过QR码进行银行卡转账和送红包的功能,允许用户在支付宝平台在线生产、制作“电子红包”QR码,其包含了转账金额、收款人和祝福语等消息,并透过互联网发送至收款人,收款人使用相关设备扫描QR码后,账款就可以成功地转入其银行账户中。
2016年开始,QR码被共享单车广泛使用。用户只需要用手机扫描共享单车上的QR码即可开锁使用单车。同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移动应用也可以通过给商户展示QR码或者扫描商户的QR码来完成电子钱包支付。接受移动应用APP支付的商户包含沿街售卖的小商贩、出租车一类的个体经营者。现在,QR码支付成为推广中国大陆数字支付的重要环节之一。


主要应用项目:
QR码的主要应用的项目可分成四类:
自动化文字传输:通常应用在文字的传输,利用快速方便的模式,让人可以轻松输入如地址、电话号码、日历等,进行名片、行程资料等的快速交换。
数字内容下载:通常应用在电信公司游戏及影音的下载,在账单中打印相关的QR码信息供消费者下载,消费者透过QR码的解码,就能轻易连线到下载的网页,下载需要的数字内容。
网址快速链接:以提供用户进行网址快速链接、电话快速拨号等。
身份鉴别与商务交易:许多公司现在正在推行QR码防伪机制,利用商品提供的QR码链接至交易网站,付款完成后系统发回QR码当成购买身份鉴别,应用于购买票券、贩卖机等。在消费者端,也开始有企业提供了商品品牌确认的服务,透过QR码链接至统一验证中心,去核对商品资料是否正确,并提供生产履历供消费者查询,消费者能够更明白商品的信息,除了能够杜绝仿冒品,对消费者的购物更是多了一层保护。

以上是因为我担心某个活了四十多岁还不认识日语甚至英语的文盲及其群体看不懂而特地找的中文版本,够贴心不?

从引用的部分可以看出,在发明到标准发布的1999-2000年间,国内电子支付行业根本不存在。
为啥?
还不是因为那时候网络在国内普及度非常低,网上支付渠道非常少,只有银联能选!
而某些人说的支付宝诞生时间是2004年12月8日,支付宝应用QRcode作为支付入口的时间在2010年10月!而且2014年1月微信才刚刚跟上脚步开始使用QRcode作为支付入口!
而在那之前,日本用这个QRcode作为汽车零件追溯码、商品码、地铁乘车码、网站跳转码、线上电子货币交易码已经很久很久了!!!
第一台能读取QRcode的手机是SoftBank J-SH09,发布于2002年8月下旬,含金量,懂?

再看看国内,2014年上面觉得QRcode支付不安全,还禁用了一段时间,后来又真香了,然后推出自己的"汉信码",知道为啥不?
你自己猜呗?


我再给你们举几个QRcode应用的例子。

扫码支付——
用户打开支付应用,通过扫描商户提供的支付码付款,而软件方面其实是经历了以下操作:
1、打开摄像机
2、扫描QRcode的三个定位图形,在获取到定位图形后进行图形解码
3、图形解码成功,应用读取内存中的地址或文本后转入对应的界面进行支付操作,如果定位失败则无限重试到读取成功或者用户放弃

快捷跳转——
用户打开扫码应用,扫描获取到的QRcode后软件自动跳转到对应的页面,软件操作如下:
1、打开摄像机
2、扫描QRcode的三个定位图形,在获取到定位图形后进行图形解码
3、图形解码成功,应用读取内存中的地址或文本后转入对应的界面,如果定位失败则无限重试到读取成功或者用户放弃

文本阅读——
用户打开扫码应用,扫描获取到的QRcode后显示文本内容,软件操作如下:
1、打开摄像机
2、扫描QRcode的三个定位图形,在获取到定位图形后进行图形解码
3、图形解码成功,应用读取内存中的文本后显示内容,如果定位失败则无限重试到读取成功或者用户放弃


网页书签——
用户打开扫码应用,扫描获取到的QRcode后显示网站信息,软件操作如下:
1、打开摄像机
2、扫描QRcode的三个定位图形,在获取到定位图形后进行图形解码
3、图形解码成功,应用读取内存中的网页信息后显示网站信息及地址,如果定位失败则无限重试到读取成功或者用户放弃

电子邮件——
用户打开扫码应用,扫描获取到的QRcode后显示电子邮件信息,软件操作如下:
1、打开摄像机
2、扫描QRcode的三个定位图形,在获取到定位图形后进行图形解码
3、图形解码成功,应用读取内存中的电子邮件地址、标题、文本内容,如果定位失败则无限重试到读取成功或者用户放弃

电话簿信息——
用户打开扫码应用,扫描获取到的QRcode后显示个人联系信息或名片信息,软件操作如下:
1、打开摄像机
2、扫描QRcode的三个定位图形,在获取到定位图形后进行图形解码
3、图形解码成功,应用读取内存中的个人联系信息或者名片内容,如果定位失败则无限重试到读取成功或者用户放弃


怎么样?是不是比你所谓的高大上的移动支付快速扫码更牛更给力?
一叶障目的东西!
某些人成天抱着个DeepSeek当个宝贝,离了这玩具都活不下去了?

岂不知无知不可耻,无耻且嘴硬那才是真的蠢!!!

如果你们像韩国某些伪专家一样强行修改历史外加恶意篡改事实试图岁月史书的话,你们跟那些被人唾弃的专家就完全是一个玩意。
如果有人觉得我不爱G,那么不好意思,我跟你们这种没脑子的人没法交流,见一个拉黑一个,毕竟厌蠢是我的基础配置,不惯FW是我的做人原则。

Enjo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楼主| 发表于 2025-7-23 0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ndows9650 于 2025-7-23 00:37 编辑

套用某人劝善的话:快长点脑子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3 12: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葶云 发表于 2025-7-23 07:56
没人否认小日本发明了二维码吧,只不过国内现在应用的更广泛?

在外面早就推行的格式被引入一下放在支付和联系方式的推广后就成了国内更先进,我不知道他有啥好自豪的,明明只是两个粗浅的功能而已,还是人家一开始就带的功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3 13: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wjqok 发表于 2025-7-23 09:58
少侠别激动!是哪里抢功劳了?

倒不是说抢功劳,主要是有些抱着DeepSeek过日子的傻der已经开始岁月史书了,完全扭曲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3 13: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ruby 发表于 2025-7-23 10:23
楼上不也都是摘抄的么?
又不是被人侵犯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何来那么大的火气

摘抄是为了证明这东西根本就不是你的功能也不是你开发或者第一个应用到支付行业的,何况人家还是开放标准,也不收你的版权费,所以支持产权归他们但是你们可以随便玩,于是拿来主义就能当是自己的创新?

这思维逻辑很CHINA

至于人身攻击,麻烦仔细看一眼内容,那是摘抄自某地方方言,已经很温和了谢谢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3 15: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mengfc 发表于 2025-7-23 14:01
哈哈,感谢科普,我一直以为二维码就是代表一串字符呢,原来还可以存储二进制! ...

条形码只能存字符,二维码能存二进制数据,包括特殊编码的文字或者文件,只要控制体积在7KB附近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4 07: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ruby 发表于 2025-7-24 07:27
这种喷子,不说也罢
省的惹一身骚

呃——喷子说的是我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3 05:06 ,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