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3|回复: 12

[电子] 努力了7年,中国存储芯片,仅拿下全球5%左右的市场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4-19 19: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努力了7年,中国存储芯片,仅拿下全球5%左右的市场 2023-04-19 12:27

近日,有机构统计了一份2022年全球DRAM+NAND全球市场排名情况。
从数据来看,三星一家独占38.7%的份额,排名全球第一。然后是SK海力士,份额高达24%,也就是两家韩系厂商合计占到了62.7%左右。
然后再是美光、铠侠、西部数据。而中国存储厂商,在全球的份额中,还是处于其它那一项,与合计一起占到4.6%。
事实上,目前整个存储市场,虽然种类繁多,比如有DRAM、有NAND、还有Nor flash等,但内存(DRAM)和闪存(NAND Flash),两者长期占据了整个市场的56%和41%,在这两大类型前面,其它的存储产品是可以忽略的。
这也意味着,目前在存储芯片市场,中国厂商的声音并不大,不到5%的份额,影响也非常有限,并没有网友们认为非常有影响力。
不过,中国存储芯片从0到4.6%的份额,这个成绩,也确实是值得骄傲的,是肉眼可见的进步了。
要知道,直到2017年,中国自主生产的内存、闪存数量都一直是0,完完全全被卡住了脖子。
直到2016年7月,中国大陆第一家专攻NAND闪存的存储芯片厂商长江存储,才低调成立。直到2017年底,长江存储的实验室才诞生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3D闪存,当时的堆叠层数只有32层,落后三星等厂商5年。
直到2018年,在中科院以及长存众多工程师的攻艰下,直到2018年,长存发明了Xtacking架构的新技术,才最终让长存储的闪存,迅速的追上并超过了三星、美光等厂商。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DRAM领域,专攻DRMA内存的长鑫存储,是在2018年的才成立的。而在2019年,长鑫在机缘巧合之下买到了德国内存企业奇梦达的遗产:1000万份内存技术文件,终于DRAM内存技术在大陆有了落地的可能。
后来慢慢的,长鑫利用奇梦达技术,在DDR3、DDR4等旧款内存市场上,也慢慢的站稳了脚,虽然与三星等从产能、技术上来讲,差距巨大,但好歹也有了自己的声音。
这也便有了2022年,中国在DRAM+NAND市场,有了4.6%左右的市场份额。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目前不管是NAND闪存,还是DRAM内存,要提升大规模制造的产能能力,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同时其先进制程的设备,都掌握在美国的手中,且目前美国已经对存储厂商动起了手,先进设备已经限制了。
再加上其呈现周期性波动,有高峰有低谷,所以存储芯片产业既需要踏准技术浪潮的敏锐,又依赖举国押注的魄力,还需要长期的投入,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真的不容易。
希望中国存储芯片厂商们,能够踩准节奏,押对技术,最终将韩、美厂商击败,让中国存储崛起于世界之巅。

发表于 2023-4-19 20:30: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量子物理之类的工科成为香饽饽,什么时候再谈芯片振兴吧,目前都是些非专人士围绕利益在叫嚣,感觉不是太乐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0 11: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中国在DRAM+NAND声音,欧美原料短缺和厂房起火的事情少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0 14: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中国在DRAM+NAND声音,欧美原料短缺和厂房起火的事情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0 17:05:3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嘞,文科生总觉得(自乙)人高马大(将军)马鞭一指灭尔朝食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1 09: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储,内存,大降价,就是因为华国有拉,很快价格将更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1 10: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这4.6的份额,还真治不好火灾,水灾,停电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1 11: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zrx166 发表于 2023-4-21 10:58
没这4.6的份额,还真治不好火灾,水灾,停电啥的。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1 17: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文科生的情怀普遍比较大,仿佛取天下如如探囊取物,而理科生一般比较谨慎,所以网络大V多是胆大的文科生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1 20: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错,就算技术升级慢点,我们这市场容量在这,只要国家扶持得当,总会赶上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1 2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升级的有些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3 12: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0到1是最不容易的,从1到100只是时间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3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侯技术人员的工资超过管理人员的工资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4-6-8 23:49 ,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3 smzj.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