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许多用户还在为云服务账单发愁时,科技圈正在上演一场疯狂的算力盛宴。最近一家名叫CoreWeave的GPU云服务商凭借与英伟达的深度绑定,成为了全球AI基础建设浪潮中的弄潮儿。就在七月第一个星期一,这家公司刚以90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吞下了加密货币矿企Core Scientific。但当业内仔细翻看账本,却发现了更有趣的事情。
CoreWeave的主要业务是把英伟达最新款H100/H200这类顶级GPU转化成云计算服务,但模式相当特殊:客户要提前支付大额预付款,锁定长达数年的"包月座席"。这种设计不但锁定长期收入,更妙的是预付款还能直接填上采购显卡的资金窟窿。
真正掀起波澜的是CoreWeave的折旧政策。从2023年起,这家公司就固执地把每张英伟达GPU的折旧年限定为六年。同业新锐Nebius采用相同业务模式,却按四年加速折旧同类显卡。差别看似微小,却产生巨大影响:六年周期显著压低了年度运营成本,高账面价值的硬件能撬动更多抵押贷款,最终能挤出约12个百分点的运营利润率提升。
针对质疑,CoreWeave抛出的解释是:96%营收来自长约客户(平均合约期四年),相当于客户承担了折旧大头。合约到期后,显卡还能转型SaaS服务,实现资产二次利用。但质疑者反问道:客户既然承担成本,为何不采用行业通用的四年周期?答案藏在融资策略里:高估值显卡正是CoreWeave获取债务融资的核心抵押品。
就在折旧争议未平之际,CoreWeave已闪电收购Core Scientific。交易设定每股Core Scientific股票换0.1235股CoreWeave股票,折合每股作价20.40美元。这场并购藏着精明的电力算盘:Core Scientific转手提供了840MW高性能计算电力合约、500MW加密货币挖矿电力配额,外加超1GW扩容空间。麦格理分析师Paul Golding评估,此举将为CoreWeave未来12年节约100亿美元租赁成本,仅2027年前每年就可减负5亿美元。
这笔看似矛盾的生意经,恰是AI算力战争的白热化缩影。当全球科技巨头争抢英伟达GPU时,CoreWeave一边拉长折旧周期美化报表,一边吞下电力巨头填补算力漏洞。在千亿美元级别的算力战场上,藏在财务报表里的数字玄机,远比我们想象中更致命。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