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0|回复: 0

[业界] 中国稀土研究有新突破 为稀土穿上“能量转换外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快科技11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韩三阳团队联合黑龙江大学许辉、韩春苗团队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题为“捕获电生激子实现可调谐的稀土纳米晶电致发光”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创新地为稀土纳米晶设计了一种“能量转换外衣”,成功构建有机分子界面,实现能量向稀土纳米晶的高效传递,在电致发光器件的关键难题上取得重要突破。
稀土纳米晶因其发光颜色可调、谱线窄、稳定性高等优势,被视为电致发光材料的“潜力股”。然而,其固有的绝缘特性导致电流难以有效注入和传输,使得这类材料如同“绝缘宝石”,长期受困于“电流驱动”瓶颈,限制了在现代光电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针对这一难题,联合研究团队采用有机—无机杂化策略,通过表面修饰在稀土纳米晶外层构建“能量转换外衣”,精确调控能级结构,并借助配体工程将激子能量高效分配给镧系离子发光中心,从而攻克了电致发光中激子生成、输运与注入的核心技术障碍,最终实现高色纯度、光谱可调的高效电致发光。
实验表明,该技术在高分辨率、宽色域显示及近红外等多个波段均展现出潜力,仅通过调控稀土离子即可实现多色发光,无需对器件结构进行大幅改动。
该研究成果有望推动稀土发光技术在柔性显示、近红外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未来或进一步拓展至人体健康监测、无创检测及农作物补光技术等多元场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1-21 11:47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