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2-6 07:15 编辑
距离英伟达RTX50系列显卡发布仅一周,原本被玩家寄予厚望的“性能升级+价格降温”剧本突然急转直下。近日,两大板卡巨头微星与华硕在官方商店悄然调价,RTX5090顶配型号直接冲破3400美元大关,涨幅堪比“空中加油”,引发玩家圈集体哗然。这场突如其来的价格风暴,不仅让首发时的“降价宣言”沦为泡影,更暴露了显卡市场供需失衡背后的资本游戏。
根据微星美国官网最新信息,原本定价999美元的RTX5080基础款“VENTUS非超频版”已飙升至1139.99美元,较首发价暴涨14%,而旗舰级RTX5090的入门型号也跳涨380美元至2379.99美元。更夸张的是搭载水冷散热的RTX5090 SUPRIM LIQUID,价格直接摸高2789.99美元,比英伟达建议零售价(1999美元)多出近800美元,相当于额外搭上一台中端整机预算。
另一边,华硕的定价策略更是“放飞自我”。其ROG ASTRAL LC水冷版RTX5090标价高达3409.99美元,比官方指导价整整多出1410美元,几乎等同于一台RTX5080显卡的售价。尽管部分型号页面仍标注“缺货登记”,但内部消息透露,这些“纸面低价”仅是临时占位,实际到货后价格将同步上浮。以华硕PRIME RTX5080为例,官方虽展示999美元“原价”,却备注建议零售价应为1264.99美元,暗示后续必然跟涨。
此番调价背后,供应链的“花式操作”浮出水面。一方面,RTX5090因采用GDDR7显存和复杂PCB设计,生产成本本就高于前代,加之传言称台积电3nm工艺良率波动,导致首批产能严重受限。另一方面,板卡厂商借机将“成本压力”转化为涨价理由,甚至被玩家调侃为“官方黄牛”——微星RTX5080系列涨幅从14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RTX5090溢价区间更达380-790美元,相当于每片显卡额外收割一台PS5主机的利润。
市场人士分析,此次涨价潮或将引发连锁反应。早前英伟达公布的RTX50系“指导价”本就让部分用户犹豫,如今板卡厂商集体“坐地起价”,可能迫使消费者转向二手市场或咬牙选择中端型号。而RTX5070因其549美元的“相对良心价”和接近前代旗舰的性能,意外成为性价比黑马,社交平台上“不如蹲5070”的呼声日渐高涨。
这场价格闹剧尚未落幕,但已给玩家敲响警钟:显卡市场的“加价传统”从未消失,只是换了主角登场。当厂商亲手撕掉“MSRP”标签时,所谓的“官方定价”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营销表演。眼下唯一能确定的是,想第一时间体验新卡的玩家,恐怕得做好“钱包大出血”的心理准备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