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17|回复: 1

[车界] 国产车联网模块爆发!Q1车载通信模块销量激增16%,拿下全球三成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9 18: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车载通信控制单元(TCU)市场正迎来高光时刻!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刚刚发布的《全球车载通信控制单元追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的TCU批发销售量(注:指工厂出货量)同比大涨16%​​!这波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本土车企的强势扩张,以及它们加速推进的智能网联汽车战略。

​​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地位稳如磐石​​:单单今年一季度,中国就吃下了​​全球TCU销量的32%​​,持续领跑全球市场。更亮眼的是,在技术含金量更高的5G通信领域,中国车企更是​​包揽了全球82%的5G TCU份额​​,尽显技术领先优势。

​​技术升级路线清晰可见:​​

​​模块化整合成为趋势:​​ 在政府智慧城市项目的推动下,以及对实时车联网(V2X)通信的需求驱动下,中国车企正逐步采用更先进的​​模块化TCU设计​​。这种设计将​​蜂窝网络连接功能​​和​​V2X通信模块​​整合在一起。

​​向中央计算靠拢:​​ 虽然目前大多数车辆的TCU还是​​独立的硬件模块​​,通常装在仪表盘后面或后备箱里,但业界正慢慢推进TCU与车辆的​​中央计算域​​进行更深度的融合。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降低通信延迟​​,​​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对于这种技术演化,Counterpoint的副总监格雷格·巴希奇(Greg Basich)点评道:"中国TCU技术的迭代正在​​重新定义全球智能网联车的面貌​​。5G、V2X技术与模块化架构的结合,让中国车企能够​​大规模提供新一代的智能出行体验​​。"

​​5G普及按下加速键:​​
中国新车装配5G通信模块的普及率正在快速提升。这背后有两大推力:一是像比亚迪这样的头部车企​​积极整合先进的通信方案​​,二是​​国内5G基础设施的部署速度快得惊人​​。

​​本土厂商强势崛起:​​
市场格局正经历洗牌,​​中国本土供应商的份额持续扩大​​。尽管面临着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激烈冲击,以及整车厂们(OEMs)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本土合作伙伴的压力,韩国的​​LG公司依然守住了全球TCU销量第一的位置​​。不过,它的全球市场份额确实有所下滑——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9%​​,降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18%​​。LG份额的下滑,也反映出国际TCU厂商共同面临的挑战:既要应对​​激烈的价格战​​,又要面对整车厂们努力​​打造本土供应链生态、扶持本土伙伴的决心​​。

反观中国本土供应商,则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比亚迪电子(BYD Electronics,比亚迪汽车集团的子公司)​​ 表现最为抢眼——它的TCU销量​​同比暴涨了98%​​,成为增长最快的厂商!这一亮眼成绩主要归功于比亚迪电子在​​国内外市场的迅速扩张​​,以及其专注于为比亚迪全系电动车​​嵌入先进网联功能的战略​​。

Counterpoint的研究分析师王绍琛(Shaochen Wang)在评价比亚迪的快速增长时指出:"比亚迪在智能网联车领域的崛起,折射出中国车企的​​一个普遍趋势——那就是努力打造独特、科技感十足的用户体验。​​" 正因为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越来越看重车辆的智能化和网联功能​​,各大整车厂都在争先恐后地创新和提升自家车辆的车联网能力。

​​本土力量占据主导:​​
凭借持续的​​本土化创新​​以及与整车厂的​​深度合作​​,中国本土供应商如今已经拿下了​​中国国内TCU市场近58%的份额​​,在与国际巨头的较量中占据上风。Counterpoint的研究分析师阿比拉什·古普塔(Abhilash Gupta)精准地总结了现状:"在中国,联网车的渗透率已​​超过80%​​,并且​​到2028年,每辆新车都将预装联网模块​​。中国的TCU市场不仅仅是规模巨大——它更是在​​为全球软件定义汽车(SDV)和服务导向型汽车树立标杆和节奏​​。"

随着中国继续引领全球向智能化出行转型的浪潮,TCU扮演的角色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依托在​​5G基础设施、智慧城市项目以及汽车软件平台​​上的持续大手笔投入,中国完全有能力在未来的几个季度里,继续​​为全球的智能网联车技术和TCU应用制定标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2025-6-19 20: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倒是没啥毛病,就看应用落地有啥突发的需求了,不然大的格局没啥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19 13:02 ,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