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971|回复: 28

[网络] 【不算拆解】外行纯求教:光纤箱方面几个浅显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8 21: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ewkit 于 2019-8-28 21:17 编辑

从室内往外看,先是光猫。拔下来的是白色的皮线。原先皮线入户后,还得熔接尾纤,再插光猫。但是现在好像都是这样的衔接头?卡进去,套上蓝色锁套即可。


皮线另外一头来到楼道里(或者附近建筑的墙上)的“光分箱”,这里会有来自十几户用户以上的白色皮线,一个萝卜一个坑插好。图是干净的,请自行脑补:

我的问题是:
1.黄色的光缆叫什么俗称?
2.是几股的?多模单模?
3.这2根是否一进一出,出去的,是否连接下一个“光分箱”去了?(即光分箱是串联的吗?)

而黄色光缆进线的上游是来自所谓的“光交箱”。光交箱通常立于路边,附件有窨井,白色的主光缆就是四通八达的市政管道里穿上来的:


再提问:
4.主光缆是通往哪里的?
5.主光缆是多股多模的?6.这些部分都需要电吗?看上去好像没指示灯。。。

谢谢指教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2019-9-5 11: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newkit 发表于 2019-8-31 09:50
谢谢指教。如果用UPS,那么市电断电状态,网络和电话都应该正常吧?

是的,市里面电信机房一般不会断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09: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jcfei 发表于 2019-8-29 11:08
跳线是两边都有接头,尾纤是只有一侧有接头。

那么从光交箱到光分箱,黄色的,两边都有接头,直接插上的。这个应该叫什么,跳线?有时候会有数百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09: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ikaitank 发表于 2019-8-29 10:14
6、OLT设备在电信机房里,从机房-光交-光分箱都是无源的,不需要电。对运营商来说很省电、省钱、省维护,安 ...

谢谢指教。如果用UPS,那么市电断电状态,网络和电话都应该正常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9 12: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交换箱比我那儿的布线布得好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20 收起 理由
wska + 20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9 11: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newkit 发表于 2019-8-28 21:30
多谢,楼上说的跳线,和您的尾纤,是一个意思吧?

跳线是两边都有接头,尾纤是只有一侧有接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9 10: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6、OLT设备在电信机房里,从机房-光交-光分箱都是无源的,不需要电。对运营商来说很省电、省钱、省维护,安全。对个人来说家里没电了,光猫停了,宽带、固定电话就没法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9 00: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newkit 发表于 2019-8-29 00:14
谢谢指教!我是帮做线路的设计。您的意思,施工这种和我们家用diy完全不同,上墙入地再上墙再入地这些他 ...

家用自己DIY怎么能跟电信公司比,人家有专业设计布线的工程师,各种检测仪器,一般家用自己接光纤都是用成品纤,就那个熔纤机你都买不起,自己买了用不了几次很不划算,不像光功率计才几十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00: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lookball 发表于 2019-8-28 23:52
这种箱子一般都是终端到用户了,至于施工方面就不用担心了,有那种带钢丝手指粗的光缆,基本上都是走下水 ...

谢谢指教!我是帮做线路的设计。您的意思,施工这种和我们家用diy完全不同,上墙入地再上墙再入地这些他们自有套路,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8 23: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newkit 发表于 2019-8-28 23:39
嗯。有道理。那么确认一下,这种最简单的光分箱,肯定是没法串接到下一个的。都是星型,没错吧?

可是这 ...

这种箱子一般都是终端到用户了,至于施工方面就不用担心了,有那种带钢丝手指粗的光缆,基本上都是走下水道,直接穿线,走管的话有专用穿线器,走线的管是不能用弯头的,是用机器弯曲的,当然也有在路面上架空的那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8 2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是这样的:

1. 电信机房(或者小区楼内的节点)会放一台主机,称为OLT,这种机器出来的每个光口一般都是单芯的,使用单模光纤传输,另一端通向无源分光器。其中的信号应该是有几十种波长,都是1310以上的不可见光。

2. 分光器根据需求,可能是1分8,1分16,1分32等,通过三棱镜原理把不同波长的信号分离开。然后最终连到用户端的ONU。

这种技术叫做PON技术,衍生出的有EPON,GPON等。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省光纤,从节点端到每一个分光器可以只用一条单模光纤搞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23: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lookball 发表于 2019-8-28 23:34
光纤正常都会在终端盘几圈预留一定长度的,如果是户外那种盘一大捆留在那里也不奇怪,因为考虑到以后维护 ...

嗯。有道理。那么确认一下,这种最简单的光分箱,肯定是没法串接到下一个的。都是星型,没错吧?

可是这样最远一个,到光交箱,不知道要多少弯头了。明管。这个施工上怎么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8 23: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newkit 发表于 2019-8-28 23:24
这大概是原先的做法。现在我看到从光分到入户,全程就是这种白色皮线,内有钢丝,截面8字型。应该是预制的 ...

光纤正常都会在终端盘几圈预留一定长度的,如果是户外那种盘一大捆留在那里也不奇怪,因为考虑到以后维护方便,还有就是光纤截出来一段不长不短的就没什么用了,还不如直接留在那里,顺便也好报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2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wkit 于 2019-8-28 23:26 编辑
lookball 发表于 2019-8-28 23:10
黄色的是尾纤,一般熔接在白纤的两头,当然也有些成品的白纤两头做好耦合头的,但大多数都是现场熔接尾纤 ...

这大概是原先的做法。现在我看到从光分到入户,全程就是这种白色皮线,内有钢丝,截面8字型。应该是预制的,普遍偏长,打着圈乱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8 23: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newkit 发表于 2019-8-28 23:03
哦,这样啊。我们这里到用户的都是白色、较硬的皮线。而不是这种黄色的 ...

黄色的是尾纤,一般熔接在白纤的两头,当然也有些成品的白纤两头做好耦合头的,但大多数都是现场熔接尾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8 23: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newkit 发表于 2019-8-28 23:03
哦,这样啊。我们这里到用户的都是白色、较硬的皮线。而不是这种黄色的 ...

白色的一般是室内光纤皮线,室外的是黑色的,一般里边有一根钢丝作为加强芯。室外的更耐操一些,更耐风吹雨淋日晒。白色的一半高层用的多,高层里边环境不恶劣,不需要高强度的皮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23: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lookball 发表于 2019-8-28 23:01
那个小光分的两根线都是到用户的,主纤还没接上

哦,这样啊。我们这里到用户的都是白色、较硬的皮线。而不是这种黄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2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dasx 发表于 2019-8-28 22:01
就好比是老师给学生讲课,老师(OLT)说话的时候所以学生(用户家的设备onu)都在听,学生讲话时是一个一 ...

谢谢解答。您的比喻很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8 23: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小光分的两根线都是到用户的,主纤还没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2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wkit 于 2019-8-28 23:00 编辑
ddd111222 发表于 2019-8-28 22:41
光信号从用户的光猫到到机房OLT的光模块是按时间来轮流发光的,由OLT控制ONU发光,在一个时间内只有一个O ...

多谢!那么不涉及光交,单看光分部分,是否都是星型?我图中两根黄色尾纤是什么意思?(这张不是实拍,我原先以为是可以串联的)如果只能星形,那么同一个方向上,如果有5个光分箱,就得穿5根尾纤;走明管,因为建筑物立面变化,自近到远弯头会越来越多,穿线会越来越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18 09:38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