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3|回复: 14

[评论] 为啥芯片越来越贵,性能提升却越来越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6 07: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两件有趣的事情。

首先,去年发布的iPhone15 Pro系列虽然首发了3nm制程,但A17 Pro的表现似乎并没有达到大家的心理预期。其CPU单核、多核和GPU性能相比A16的提升幅度分别仅为10%、12%和4%,而且功耗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幅增加。



另外,芯片的价格近些年在不断攀升,根据渠道消息,骁龙8系列旗舰芯片的价格已从曾经的100美元左右上涨到160美元左右。






那么为什么芯片的性能提升越来越小,价格反而越来越贵呢?

首先,芯片性能提升幅度变小,并非源于芯片厂商的技术因素。在众多人的观念里,常常会把工艺升级和性能升级画上等号,但这种认知实则有误。芯片工艺升级的关键优势在于增加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密度,进而缩减芯片面积以及“单位面积”的生产成本。例如,假定之前生产一个芯片需要 10 平方厘米,成本为 100 元,而如今随着工艺的进步,同等性能的芯片或许仅需 5 平方厘米,成本也会降至 50 元。

就像从 10nm 工艺进阶到 7nm 工艺,晶体管密度翻倍增长,这让芯片设计厂商能够在成本降低的状况下,合理增添晶体管数量以提高芯片性能,并且新芯片的量产成本相较于前一代并不会有显著的提高。






然而随着芯片工艺的发展进入瓶颈期,晶体管密度的提升幅度逐渐减小。从10nm到7nm,晶体管密度提升了102%;从7nm到5nm锐减为70%;到3nm时代则只有66%的提升,甚至成熟版的台积电N3E工艺相比于N5工艺的密度提升可能只有50%左右。这意味着芯片厂商想要提升性能,只能依靠增加芯片面积来实现,但芯片面积的增加会带来延迟提升、成本提升、功耗变高等一系列副作用。

苹果A系列芯片最先受到影响,是因为其核心面积一直是行业内最大的,在没有内置基带的情况下,比标配基带的安卓旗舰芯片面积还大,更容易触碰到工艺瓶颈的天花板。而安卓芯片由于堆料相对较少,还有一定的空间通过堆料来提升性能,如天玑9300采用全大核设计,骁龙8 Gen 3的GPU规模也很大。但CPU单核性能的提升却较为困难,因为无法通过堆料来实现。






其次,芯片价格越来越贵的原因是,由于工艺升级带来的晶体管密度提升变小,芯片厂商为了提升性能,不得不扩大芯片面积,从而增加了成本。此外,芯片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也在提高,因为工艺提升需要依赖更昂贵的设备和技术,就比如更高阶的光刻机、光刻材料等。

根据已知信息,台积电的3nm工艺密度提高了56%,但成本增加了40%,每个晶体管的成本实际只降低了11%,这是50多年来主要工艺技术的最弱扩展。未来,骁龙8 Gen 4、天玑9400等芯片可能会采用更激进的规模配置,这必然导致采购成本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没有新技术崛起的情况下,硅基半导体芯片尤其是高阶芯片的价格只会越来越贵,这是大势所趋。


发表于 2024-8-16 08: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工艺成本相对肯定高很多,这里有开发成本,供应链成本等一系列叠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08: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 利润

利润要求不一样了   已前  5%以内能干   。。。都不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08: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性能提不提升不重要,关键是你不升级它就卡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08: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如何评价这个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08: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手机的换代欲望也低了很多,没必要两年一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08: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硬件的发展并不是无止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09: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事物的发展都会有天花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09: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性能通常由晶体管数量和构架决定。制程决定发热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09: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跑分还是提升很明显的但是运行普通app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10: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物理极限到了,晶体管体积很难变小了,现在密度提升主要靠的是挖掘设计布局的潜力。而以前密度提升主要靠的是晶体管体积的大幅缩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10: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等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被拉长。
芯片需求量减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10: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制程的概念都是台积电搞的话术,为涨价做的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13: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里的手机,还能再战3年
算不算降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13: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不是无限提升,早晚都有摸到天花板的那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26 00:05 , Processed in 0.2340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