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3-29 09:22 编辑
美国专利局近日公开苹果公司提交的"可穿戴显示系统"专利申请(公开号US2024/XXXXXXX),这项技术主要针对智能眼镜长期存在的画面错位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传统头戴设备面临两大技术瓶颈:左右显示屏需要毫米级精密对齐,机械结构导致的体积过大问题。现有产品通常将投影模块与波导元件刚性连接,虽能确保初始精度,却难以应对日常使用中的结构形变。苹果工程师Brian S. Lau领衔的研发团队在专利文件中提出三重创新:
一、动态监测系统
在眼镜鼻托位置设置专用光学传感器,持续检测左右显示模块的光轴夹角。配套研发的双稳态铰链机构通过磁吸定位实现镜腿开合角度误差不超过±0.5度,每次展开都能保持稳定形态。
二、冗余投影技术
显示模块采用27.5°×27.5°扩展视场设计,相比标准25°视场保留1.25°校正余量。当传感器检测到0.8°以上的画面偏移时,系统自动启动电子图像位移功能,通过算法调整投射区域完成实时校准。
三、双通道波导设计
每个光波导元件配置主次两组输出耦合器。主耦合器负责用户视野成像,次耦合器则将相同画面传输至内置摄像头,形成闭环反馈系统。这种设计可同步校正投影模块与波导的位置偏差,以及左右画面的协同误差。
专利示意图显示,该方案采用"铰链前置"结构布局,将投影系统置于镜腿转轴后方。这种设计使折叠状态下的设备厚度缩减23%,更接近普通眼镜形态。文件特别强调,动态校准系统支持每秒200次以上的实时监测,能在8毫秒内完成画面调整。
文件披露的测试数据显示,在模拟日常使用场景中(包括每小时20次折叠展开),经过5000次循环测试后画面偏移量仍能控制在0.3°以内。这种稳定性主要得益于专利提出的"机械定位+电子补偿"双保险机制。
市场观察指出,这项技术可能应用于苹果正在开发的增强现实头显产品。随着显示精度要求从现有产品的60PPD(像素/度)向120PPD演进,光学系统的微型化与可靠性已成为行业技术突破关键。该专利展示的解决方案,为消费级头戴设备的工程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本文信息源自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开文件US2024/XXXXXXX,由苹果公司Vision Products Group团队于2024年3月提交。专利详细信息可通过美国专利局官网查询公开文档获取。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