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美地区正在迎来一股“本土化”的AI新风潮。智利政府官员昨天(6月17日,星期二)在圣地亚哥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将有整整十二个拉丁美洲国家联手合作,目标就在今年九月,共同推出首个专为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元文化和独特语言特性而训练的大型人工智能语言模型——Latam-GPT。
这个项目是开源性质的,由智利官方背景的国家人工智能中心(CENIA)牵头,联合了区域内三十多家机构共同推进。它的核心目标很清晰:要在整个拉丁美洲,显著地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度和使用便利性。智利科学部长艾森·埃切维里(Aisen Etcheverry)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她认为Latam-GPT“有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化的一个关键推动元素”。埃切维里部长展望说,期待这个更能反映本地文化和语言的模型,未来能够在学校、医院等具体场景中落地应用。
Latam-GPT的研发工作其实从去年(2024年)一月就已经启动了。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了突破那些主要依赖英语数据训练的全球性AI模型在面对拉美语境时可能存在的理解偏差和性能限制。
项目官员们也特别强调了一个定位问题:Latam-GPT的使命,是成为在拉丁美洲开发各种具体应用(比如聊天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基础,而不是像ChatGPT那样直接面向大众用户的消费品,两者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该项目还有一个极具人文关怀的重要目标:保护和传承原住民语言。为此,团队已经率先开发出了服务于复活节岛原住民语言——拉帕努伊语(Rapa Nui)的初始翻译器。接下来的计划就是以此为起点,将这个翻译能力扩展到拉丁美洲的其他原住民语言上。想想看,未来用这些语言开发虚拟公共服务助手、个性化教育系统,是多么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在技术实现上,Latam-GPT选择了Llama 3 AI 技术作为其基础框架。模型的训练过程也不是依赖单一的超级计算机,而是动用了覆盖区域的计算机资源网络,其中就包括位于智利塔拉帕卡大学(University of Tarapaca)的基础设施以及基于云端的计算系统。
资金与合作方面,区域发展银行CAF和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都对这个项目伸出了援手。当然,挑战依然存在。项目目前尚未拥有专门的项目预算。不过,国家人工智能中心(CENIA)的负责人阿尔瓦罗·索托(Alvaro Soto)持乐观态度,他相信,只要通过展示Latam-GPT系统实际的能力和价值,未来肯定能吸引到更多投资伙伴的目光和资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