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科技] GPT-5全球上线:AI巨头4000亿美元豪赌求回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9 0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们,科技圈这几天动静不小!OpenAI这个生成式AI开山鼻祖,就在8月7日(星期四),把他们家的最新力作GPT-5给亮出来了。没错,就是那个​​驱动ChatGPT的发动机换新一代了​​。这次OpenAI放话,GPT-5已经开门迎客,所有7亿ChatGPT用户都能上手用起来了。

这事儿吧,卡在了一个特别关键的节骨眼上。为啥这么说呢?看看谷歌家母公司Alphabet、Facebook家母公司Meta、亚马逊,还有那个OpenAI的大靠山微软,这几位“金主爸爸”今年是真砸钱了。OpenAI透露,就光这四个巨头,今年合计投进AI数据中心的钱,预计直奔着4000亿美元去了!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背后那是投资人对AI将来能赚大钱的殷切期盼啊。

但钱哗啦啦往里砸了,一个最要紧的问题也浮出水面了:OpenAI这个点燃了生成式AI第一把火的先锋,还能不能继续拿出让大伙儿“哇塞”的技术突破?特别是让那些企业大客户们心甘情愿掏钱的能耐,好对得上他们自己往里砸的天文数字?OpenAI最近的动作也透着股狠劲儿:他们在私下谈着让员工能在公司估值5000亿美元时套现走人,这可比现在3000亿美元的估值高了老大一截。还有更吓人的,顶级AI科学家现在跳个槽,签约奖金能摸到1亿美元的门槛了!这行当热乎劲可见一斑。

不过,热闹归热闹,担忧也明摆着。路透社拉来经济学作家诺亚·史密斯出来唠了唠,他说了句挺实在的话:“眼下呢,企业花在AI上的钱吧,有点温吞水,不够猛。反倒是普通用户特别爱跟ChatGPT聊天解闷,消费这块儿挺火。但指望用户掏的这点钱,跟盖那些AI数据中心砸进去的几千亿比,那真是九牛一毛,塞牙缝都不够。”这话算是点到了行业的心病。

OpenAI也清楚这个软肋在哪,所以这次推GPT-5,可着劲儿地吆喝它在商业上的本事。他们说GPT-5在写东西、回答健康问题、处理财务咨询方面特别拿手,尤其拿软件开发当杀手锏。OpenAI的老大萨姆·阿尔特曼在发布会上那个自豪劲儿:“讲真,GPT-5是我们核心系列里头一个让我感觉你能跟正经专家、博士级专家盘道儿问啥都行的版本。”他还特意点了“按需写软件”的名:“这功能绝对酷毙了!你下个指令,它立马就能给你写个能跑通的程序出来。我觉得吧,随要随有的软件服务,以后就是GPT-5时代的标志性特点了。”7号那天OpenAI现场秀操作,展示了咋用文本指令(他们叫“氛围编程”或“vibe coding”),让GPT-5鼓捣出一个完整的功能软件模块来。

大伙儿最关心的还是进步有多大。有两位提前玩过GPT-5的尝鲜者私下跟路透社记者聊了聊感受。这两位觉得,新模型在写代码和解数学、科学难题上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他们咂摸了一下又说,感觉从GPT-4跳到GPT-5这一步,跨度好像没之前OpenAI那几次升级来得那么猛。

当然了,阿尔特曼自己也挺实在,没把话说满。他承认,就算进步不小,但现在的GPT-5离彻底顶掉人类干活还差得远呢。关键缺啥?它自己个儿还不会学啊!阿尔特曼说了,这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可是让AI真正比肩人脑的关键一环。

这点局限性被玩AI播客的德瓦克什·帕特尔(Dwarkesh Patel)打了个特别形象的比方。他说,教现在的AI做事,就跟教一个学生吹萨克斯,只靠读前一个学生留下的错误笔记一样荒唐:“设想一下:学生只能试吹一次。刚一吹错,你就把他轰走,然后写下‘哪儿错了、咋错了’的详细笔记。下一个学生来了,只能靠你这堆笔记去硬啃查理·帕克的高难度曲子,直接上!结果肯定也吹砸了。你就再写更细的笔记……周而复始。这种搞法能教出大师来?做梦吧!”帕特尔这一比,算是把当前AI学习上的硬伤给挑明了。

回想差不多三年前,OpenAI用ChatGPT把全球带进了生成式AI的大门。大家伙儿都被它能流畅写文章憋诗的能耐给震了,这APP嗖地一下就火了,成了史上蹿红最快的应用之一。转过年来,2023年3月,OpenAI又扔出了GPT-4这颗“超级大脑”,智商蹿升了一大截!有数据说,它上一代的GPT-3.5,在美国律师考试模拟里成绩还在倒数10%里扑腾呢,到了GPT-4这儿,唰一下进了前10%!这跳跃可不是一星半点。

OpenAI搞出GPT-4那么大的跨越,秘诀是啥?就俩字:烧钱!喂给它更强的算力、塞进去更多的数据。他们当时琢磨着,只要这么“堆料”下去,AI应该能一路猛涨不回头。

没成想,堆料这招在OpenAI自己身上卡壳了。他们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尔去年就讲过,算力呼呼涨,但顶尖的数据它跟不上啊!问题在于,训练这种大语言模型就得靠全网搜刮来的海量文本当“粮食”,可眼下除了网上这些现成的“粮食”,AI研究所们也没啥好招儿能整到同样规模、品质也高的新“口粮”了。

不光缺数据,还有个头疼的事儿:现在训练这种大家伙,动不动就花上几个月,系统还贼复杂,期间保不齐哪个硬件就尥蹶子罢工了。更让人挠头的是,在训练完成之前,连研究员自个儿都猜不准模型最后能考多少分,跟开盲盒似的。

这一绕远,倒让OpenAI撞开一条新路子,叫“测试时计算”(Test-Time Compute)。意思就是,让AI模型碰到难题(特别是那种需要拐好几个弯、做复杂决策的题,像数学证明啥的)时,它能多花点时间、多动点脑子去“寻思寻思”。GPT-5自己个儿就当起了“调度员”——用户要是甩给它一道硬骨头啃,系统就立马开动“测试时计算”模式来解题。OpenAI特地强调,把这项“寻思”技术开放给所有用户用,这还是头一遭!阿尔特曼觉得这事意义非凡,跟他们公司那“让AI造福全人类”的远大理想是一脉相承的。

饶是如此,阿尔特曼却嫌大家砸钱砸得还不够大胆。他掰扯得挺明白:“要我说,全世界给AI基础设施下的本钱还远远不够。咱得赶紧在全球多点建更多这种计算中心,才能让每个角落、每个市场的人,都在自个儿家门口方便地用上AI。”看来,眼前这场围绕着几千亿美金豪赌展开的AI竞赛,大幕刚拉开,后面怎么演,大伙儿都得搬好小板凳盯着看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29 06:44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