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是个公路车电变的后拨,装在鸡腿(后变速)上,代替传统需要人力操作的机械变速,拨动鸡腿实现变速,省力,而且调试比机械变速方便,但缺点也很明显:要用电的,电池没电了车子就变成单速车,而且需要跟电池和控制器配合使用,价格颇贵,一整套RD9070手变+前拨+后拨+控制器+电池比我整台车子贵了:lol:公路车也是烧钱的大坑:lol:万能的小黄鱼上啥都有,这回捡了个别人摔车换下来的后拨残骸,听卖家说车主的架子、前叉、碳轮全断了,这么厚的铝合金壳子都变形了,得是摔得多狠
第一次拆这个有点兴奋,照片跑焦了:(
到手就这样了,只有一个电动机构,外壳已经没了一半。最上面那个是动力输出,紧配合安装在一个钩子上,带动鸡腿里面的组件
换个角度可以看到板子上的电感一头已经脱落。贴有二维码的是提供动力的空心杯电机,此外可以看到铝合金外壳内部有塑料支架包裹的齿轮减速箱
从这面看,近处最大的固定环是用于把后拨固定到车架上的,是的没错,只靠一颗螺丝固定,为了轻量化。电变主体上两个小耳朵应该是跟鸡之间的固定孔,外壳上的L和H指飞轮档位,L为低档大飞轮,H为高档小飞轮,升档动作为L->H,后拨从大飞轮位置移动到小飞轮,减档则相反。跟汽车一样,传动比越大档数越高
因为螺丝都弯了,几乎拧不下来,省略了暴力开壳过程,这是开壳后的样子,主板上只有2个插座:供电+信号(一黑一白)和电机(一橙一白)
这是后拨和控制器连接的接口,通过同轴线连接,线上即传递电源也传递信号,类似电力猫的原理吧,把信号作为载波加到电源上
板子正面包括一片不知名单片机(IC1),应该是日本货,一块直流电机驱动IC(IC4),一块应该是个电源芯片(IC2),这一面掉了几个元件
接口另一面,注胶密封,配合铝合金外壳之间得橡胶垫圈,实现电子部分防水
拿下PCB看看,背面东西不多,一个大电感、一颗MLCC,一块应该是收发器(IC5),一颗霍尔编码器(IC3),大电感正好在IC2反面,且IC2周围的走线比较粗,推测IC2为DCDC芯片
减速箱和另一半外壳,电机上贴了硅胶导热垫,正好对应PCB上电机驱动IC背面的大面积铺铜,通过电机外壳为驱动IC散热。电机上方黑黑圆圆外面镶着一圈银色的是一枚小磁铁,与减速箱中的齿轮联动,跟IC3一起形成磁性编码器,对电机进行闭环控制,从而实现后拨精确位置控制
换个角度看看,磁性码盘高出减速箱一小段,输出轴为贯通电变模块的空心轴,为了轻量化做成空心的,但是壁厚也不薄,看着很结实的样子
拆开减速箱,果然电机与第一级齿轮之间是涡杆减速,蜗杆减速有自锁功能,如此设计能够让变速器在断电和待机状态下保持位置自锁,防止误触导致突然换档,这个电机在小黄鱼上能卖80块钱,虽然我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人买:lol:
好家伙,电机壳变形了,通电转不动了,-¥80 :cry:
蜗杆和齿轮全部都是金属制,比较厚实,齿轮组可能是整个电变仅有的没变形的零件了
把电极支架拿掉,可以看到末端有一个小小的滚珠轴承,加强支撑并且防止径向偏移吧,小日本在细节上一点都不马虎
既然电机都变形了,那拆开看看吧,空心杯电机拆了还能收获一小块强磁铁
对焦点在转子上,可以看到换向器跟转子之间打了胶的小板子上,有3个压敏电阻或者电容之类的小元件
对焦点在支架和后盖上,后盖上电刷压片已经生锈,水汽都进电机了……鬼知道这东西生前都经历了什么
对焦点在换向器上,可以看到换向器的片片是镀银的,有不少使用痕迹,推测车主以前应该经常骑车
转子取出来了,里面居然是4块小磁铁,配合6极转子,可以改造成小无刷电机玩玩:lol:这可恶的镜头啊 给我对焦对到转子轴底下去了,是时候攒钱买支微距镜头了
空心杯转子挺精致,外面包了绝缘胶带防止散开,磁铁有标记区分N和S
扔垃圾桶前拍张全家福
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