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633|回复: 10

[业界] 5G除了耗电更快并无它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7 21: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2020-12-27 20:03

自 2019 年我国正式发布5G牌照到现在,累计建设5G基站超70万个,5G手机的出货量也已经超过1亿部,不得不承认5G 在发布短短一年之内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也为不少行业谋取了新出路。然而随着5G网络不断覆盖、5G手机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普通消费者们却越来越关注一个最简单的问题:5G到底有啥用?
可能有人会说,5G网速快啊,下载东西比不少宽带还要快上不少,那么除此之外呢?小雷认为很多5G用户,现在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换了5G手机和套餐后,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感知提升,关键原因还是没有适配应用的支持。
“5G无用”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前。把时间回调个六七年,在3G向4G转换时,也同样有“4G无用论”的声音存在,认为4G网络无非是让相关的应用能够更加流畅一些,并不能带来什么太大的感知提升。但如今回过头去用3G手机刷一些微博或是短视频APP,体验就一个字:卡!
可以说4G网络的成功,互联网公司们功不可没,尤其是后期的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兴起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网速的要求,4G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也可以说我们不得不用4G网络,否则体验无法保证。
然而,相较于4G网络,5G网络速度虽快但出现了“边际效应”,换言之目前的这些需求我们使用4G网络就已经可以满足,5G网络的出现并没有让体验得到质的提升。另外,这和5G建设本身的不完善也有关系,总而言之,和“美好的宣传”相比,现实中的5G网络似乎有些太“骨感”。
5G网络?感知真不强
小雷在去年年底就已经购入了一台5G手机,在一年的体验中给小雷留下的印象就四个字:感知不强。
就拿5G重点宣传的下载速度为例,虽然在不开启5G套餐的情况下就能将手机网速提升至300MB/s(约30M/s),但这种情况必须建立在5G信号良好的情况下。虽然目前广州市内的5G覆盖率已经属于国内一流的水准,但仍有不少区域5G信号覆盖效果较差,甚至会导致手机连不上网络,连微信消息都无法发送。这时小雷的唯一解决办法只有将5G网络选项关闭,让手机切换至4G模式。
此外,除开一些大型APP外,像观看视频、刷微博、刷抖音等操作在4G网络下也能够流畅运行。要说最常用的APP无非就是SpeedTest这类网速测试APP,在日常使用的APP上,“实力强劲”的5G网络毫无用武之地。
网络波动较大
再加上如今5G套餐资费较高,目前联通的5G套餐最低消费标准为129元,提供30G流量以及500分钟的语音通话。根据工信部在2019年所发布的互联网用户月均使用流量情况来看,用户月均使用流量已经达到了8.59G,同比2018年增长了约37.5%,其中月均使用流量超过30G的用户大有人在,对于这类用户而言,5G套餐不仅资费贵而且流量的总量上也没有优势,很难吸引他们主动去升级。
目前的5G套餐仍处于推行初期,运营商更愿意去优先发展高端用户(即高消费用户)。129元起的月租费用在高端用户群体中并不算高,对于他们来说5G可以提供更加出色的网络体验,也能够变相提升品牌粘性。
另外,较高的月租费用,也变相建立了一个不低的门槛,它可以避免短时间里大量用户的涌入,造成网络体验的劣化,最终严重影响到运营商的口碑。
实际上,当初4G网络刚刚开通时,资费同样不便宜,移动包含1G流量的4G套餐要70元一个月。小雷认为未来5G资费也会和当初的4G一样,慢慢降下去,但究竟要多长时间,谁也不清楚。
覆盖成本极高
除开前文提及的因素外,5G覆盖范围将直接影响到使用体验。首先我们要明白5G基站的覆盖范围远不如之前的3G、4G基站,一个4G基站的覆盖范围可达1公里,3G基站的覆盖范围能够达到5公里,到了5G基站这里,覆盖范围就只剩下300米左右。
之前中国为了普及4G网络,在国内建设了约340万个基站,占到了全球的68%,要知道国外的运营商基本只会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地区铺设4G基站,一些荒郊野岭的地方最多只会给你提供2/3G基站。原因也很简单,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一个4G基站的前期投入成本大概在十万元上下,中国地区光是覆盖4G基站所要花费的金额就高达3400亿元。假设单个5G基站的造价在六十万元左右,想要实现4G基站的覆盖率就需要340万*4*60万=8.2万亿元。
另外普通用户只能接触到面向公众的网络、终端、内容、应用,面向政企场景为主的物联网应用,一般接触较少。尽管使用5G的大多数为一般消费者,但5G网络的最大价值却是在商企端,根据业内人士预测,5G将有80%的应用场景聚焦在物联网,这是普通公众用户所接触不到的。
5G所带来的价值,有80%是普通用户所无法感知的,如果在他们能感知到的20%的区域内无法感受到与4G网络有多大差距的话,“5G无用论”是无法被轻易消除的。
虽然目前5G网络贴近日常使用的点还太少,但不代表它没有空间和未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输送病人去医院的途中就能够将病人的诊断图像传输到急救医生手中,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病人入院后直接实施,这里面哪怕每降低一分钟的传输时间,也许就给挽救这条生命创造一点更大空间,这个价值就足够证明5G在未来是有用的。
5G的未来是社会的未来
总而言之,5G网络对于如今的用户来说,确实谈不上什么“新奇的东西”,使用4G手机和4G套餐的用户大有人在,甚至不少用户在5G“元年”这个节骨点依旧会优先选择4G手机。就现阶段来说,你花更多的钱去买一台5G手机,去办理5G套餐,除了能在测速App上跑出更高的网速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但这只是消费者从自身使用角度所诞生的想法,要知道2001到2010年的3G时代,是PC的黄金十年,2011至2020的4G时代,是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小雷也都亲眼目睹了这两次互联网所带来的造富机会,有一些抓住机会的如今已是互联网企业高层,甚至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人物。
5G网络带来的机会你可以说自己还没有看清,但是你不能轻易下结论说5G技术没有用处,如果跑道还在铺设的时候,你就喊着要退出比赛,那么损失可不仅仅是一个十年这么简单。

发表于 2020-12-27 21: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45088d1 于 2020-12-27 21:50 编辑

对一般人来说,5G用处本来就不大,只要不是天天想着用数据网络看高清视频,玩竞技游戏等,就算是有这个需求,高昂的费用依然无法承担。
我们本身需要5G吗?我觉得未必,为了更好地收割,资本家会设法让高流量的行为成为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你随时随地刷视频玩游戏的习惯实际上是可以被培养出来的,只是为了让你更好地升级换代,接着消耗更多的流量,好让运营商有钱赚。不经常上网会死吗,很明显不会,但是可能会很难受,为了让可选的或者可有可无的需求变成消费者的刚需,他们无所不用,穷尽各种手段。当4G不够你用的时候,若不是为了工作,我觉得建议反思下自己是不是网瘾过分了。
所以运营商真的很恶心,至于5G技术本身,确实是好东西,但是就目前在普通人的应用场景来说,它不见得是个明智的选择,仅此而已!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7 21: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标语是真相:co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7 21: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手机是6G+64G的,比5G手机快多了。。。。。。。。:lol::lol::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7 22: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la45088d1 发表于 2020-12-27 21:47
对一般人来说,5G用处本来就不大,只要不是天天想着用数据网络看高清视频,玩竞技游戏等,就算是有这个需求 ...

是这个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7 22: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qh120 于 2020-12-27 22:29 编辑

5G和4G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座4G基塔能搞定的至少要6座5G基塔来搞定(单纯从覆盖上来说)。
我觉得是为了多花点基建钱吧:lol::lol::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la45088d1 发表于 2020-12-27 21:47
对一般人来说,5G用处本来就不大,只要不是天天想着用数据网络看高清视频,玩竞技游戏等,就算是有这个需求 ...

:praise:对99%人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7 23: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覆盖范围小,成本提升,是致命弱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8 08: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耗电还有一个大用处,那就是耗钱:lol::lol::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8 08: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像4g不卡似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8 10: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dqh120 发表于 2020-12-27 22:27
5G和4G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座4G基塔能搞定的至少要6座5G基塔来搞定(单纯从覆盖上来说)。
我觉得是为了多花点 ...

瞎说什么大实话,开门,社区送温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4 06:57 , Processed in 0.29640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