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微笑的先生 于 2020-2-19 19:54 编辑
================
0、前情回顾
================
一年前,我计划写个系列拆解贴,见此:从广播级走入家庭,80-90年代的摄像机系列拆解贴 ,随着三部曲完成,我激情燃烧的内心逐渐冷静下来,随之陷入空虚……因为我深深知道拆机这个过程才是最吸引人的,非常容易上瘾。在今年2020新旧交替之际,我决定重启这个摄像机拆解系列,为此重金收购了一批各式各样的摄像机,从拆解和搜索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产品背后的历史故事。
这是重启计划的第三篇,随着时间推移,摄像机终于从模拟走向数字,本次给大家展示的是来自松下Panasonic出品的NV-GS11数字DV摄像机拆解~因为疫情的缘故,我得以抽出部分时间来着手启动系列拆解。虽杂事缠身,更新可能不会及时,我并不会因此降低文章和拆解照片的质量,文章事实性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1、背景介绍
2、外观展示
3、拆解分析
4、全家福展示
================
1、背景介绍
================
数字DV的来源
20世纪90年代,随着模拟摄录技术越来越走向极限,以及民用摄录机市场趋近于饱和,模拟向数字化发展成为必然。站在当时来看,研制全数字(又称数码)化家用摄录机是之后发展的方向。数字化摄录一体机是在磁带上记录数字化的视、音频信号,因所要处理的信息量很大,需要使用高密度记录方式(例如垂直磁记录)、数字压缩技术和大容量的集成电路存储器。全数字化摄录一体机的主要优点是经多次复制后图像质量基本不会下降,便于反复进行编辑和复制,并可以和计算机相连进行图像处理。
自1990年代初期,世界知名厂商即各自发表高清的家庭用影像数字化规格;但为避免重蹈Betamax和VHS规格战的历史教训,当时由十家厂商召开HD数字化VCR协议会,包括了松下电器、Sony、JVC、飞利浦、三洋电机、日立、夏普、汤臣多媒体、三菱电机及东芝,最后组成了一个名为“高清晰数字录像机协会”(HD Digital VCR Conference)的组织;并于1994年4月同意了家庭用(Consumer)数位VCR规格,这就是所谓的DV(Digital Video Cassette)规格,也就是家庭用摄影机DV规格。现在全世界已有超过60家的厂商加入此协议。
DV卡带:DVCAM-L,DVCPRO-M,MiniDV
家庭常用DV格式录像带分为两种,一种是迎合将来家用的DV录像机,录像时间为120min、180min、270min多种、带盒长7.8cm×宽12.5cm×高1.46cm,比V8/Hi8略大一点儿,另一种为家用数字摄录机专用的DV录像带,大约可容纳13GB的内容,录像时间为60min,带盒长4.8cm×宽6.6cm×高1.22cm,大约只有V8/Hi8的一半大,由于外观小巧迷你又称MiniDV。
数字DV机与模拟机的区别?
摄像部分用的仍是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CCD),它将图像每个光点的颜色和光强转换成电信号并记录到磁带上。在使用CCD进行光电转换这一点上,模拟机与数字机并无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数字摄录机记下的是一系列由精确的“0” 和“1”所构成的数据流,而模拟机记下的则是波形。数据流被存入迷你型的MiniDV格式录像带。在DV格式中,它是把图像信号、声音信号、时钟信号(timecode)等子信号完全地、独立地记录在磁带上。因此可以得到高画质、高音质的高度集成和舒适的操作。文字信息的数据不是存储在磁带上,而是记录在搭载于磁带上的IC存储器的,使用更加方便。这其中还使用了各种信号滤波器和像素采样技术(pixel-sampling);从而保证录像非常精确和干净,信噪比极高,真正实现“无损”录像。
(本节部分文字图片引用自《视频捕捉设备—数字摄录一体机》,人民邮电出版社;维基百科DV页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DV)
关于Panasonic NV-GS11
从搜索结果来看,发布于2004年的NV-GS11售价约为2900元,并且号称家庭DV届的“变焦王”,拥有24X光学变焦,800X数码变焦!
变焦王松下NV-GS11,采用了24倍光学变焦的Panasonic Video镜头,即使在中高档的DV产品中也十分少见,远远超过这个价格范围内的绝大多数型号采用的10倍光学变焦。堪称DV中的千里眼了,对于需要大变焦拍摄的用户,NV-GS11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另外为了适应较大变焦下拍摄画面的稳定,这款DV还配备了电子防抖功能,虽然效果肯定没有光学防抖好,但对于拍摄还是能在一定帮助的。非但如此NV-GS11还具有相当夸张的800倍数码变焦,虽然数码变焦的画面质量不尽如人意,不过这还是很有趣的一个功能,适合在某些特殊场合使用。(天极网)
性能参数:
相机:
CCD传感器:1/6“,80W
镜头:光学变焦:24X-数码变焦:800x
灵敏度:2lux
快门:1/50s-1/8000s
影像稳定器:电子防抖
取景器类型:0.33英寸黑白67000像素电子取景器
LCD屏幕式:105,000像素
录像:
格式:miniDV
标准:PAL
视频接口:S-Video,AV端口
尺寸:W×H×D:6.8×8.6×11.1cm
重量:400g
电池:锂离子充电电池800mAh
指导价格:2980元(2004年)
按照惯例,找到的操作/维修手册已上传,需要自取:百度网盘下载链接,密码khg9
================
2、外观展示
================
LCD外壳上贴着卖点的贴纸——24X光学变焦,800X数码变焦,全速USB2.0就是那时候产品的主打特色了。注意后方安装的是加量的电池组件
小巧的机身,完美呈现了技术发展带来的体积缩小,产品外观也不复当年的傻大黑粗,而是更加精致
虽然残损了些,但磁带仓左下角miniDV展示了它的身世
机身下方的铭牌
前脸面板的接口
位于标准位置的控制面板
镜头部分,还算通透,留意前方的四个LED补光灯
伸缩的EVF(电子寻像器)
对比另外一台稍大些的Panasonic的NV-DS88,它的体积也仅仅和鼠标差不多
松下的DV电池接口是一样的,可以使用相同电池
和标准800mAh容量电池不同,这个为大容量1500mAh增量电池
================
3、拆解分析
================
当今的维护手册并没有详细的拆解流程,因此还得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按照经验,先从前脸面板开始
LCD转轴的螺丝
绕了一圈,终于发现了突破点,将整个镜头上盖朝外面的方向推出来
包含前脸面板在内的组件可以一并推出
前脸一般都是MIC、补光、红外遥控接收组件,这个也不例外
双MIC组成立体声,软排线连接,节约成本
前脸小板,四枚LED补光灯,还有MIC减震橡胶垫,整体被金属盖固定
注意MIC还有防风棉,左侧为LED补光灯的透镜,塑料的
并非菲涅尔透镜,只是凸透镜X4
小板全貌
继续~把目光放在右侧外壳上面
分离右侧外壳
LCD组件
发现了奇怪的连接结构,不像是排线座,也不像是焊接点
呃,用金属扣固定在一起的软电路FPC和薄膜电路
生产时间:2004年
小巧的2.5寸LCD
转轴结构,其实都差不多
LCD屏幕+驱动板
驱动板,背后是LED背光
均光板
借用手机闪光灯照明测试,发现屏幕已经老化(一般是屏幕上覆盖的光学塑料薄片胶水变性老化所致,那种味道简直难闻)
LCD全家福
继续深入,数字机集成度太高了,几块芯片就完事,拆着不过瘾
拿在手上就是这么小
分离EVF组件,注意镜头组的体积,太太太太小了吧
简洁明了,模块化容易安装,这就是数字时代的标志
移除电池连接的后盖,左侧是EVF
中间的洞是S端子输出
分离EVF
电池盒供电模块
镜头组模块,可以和之前的比较下,体积缩小了多少
屁股
深邃的眼睛
CCD,尺寸太小了,蓝色的镜片依旧是红外截止滤镜
去掉CCD,注意下侧对焦和变焦点击
继续拆~
拥有好几个接口的小板
三脚架连接器
S-Video接口
和电脑通讯的数据接口,这里需要有个说道~(拆解时没注意,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没拍,于是补拍的……)
I.link与IEEE 1394接口的故事
几乎所有的DV摄录机和录像机都具有用于数字视频传输的IEEE 1394(FireWire,i.LINK)端口。通常这是一个双向端口,因此DV视频数据可以输出到计算机(DV输出),也可以从计算机或另一台便携式摄像机输入(DV 输入)。
IEEE 1394是由苹果公司领导的开发联盟开发的一种高速传送接口,继承了成熟的SCSI指令体系,因此传输的稳定度和效率都相当地高。和USB2.0相比,对CPU的负担也较低;虽然IEEE 1394A的账面上的最高值低于USB2.0,但是实际上的传输速度胜过USB2.0。因此被使用在各种需要高速稳定传输数据的接口上。因为商标的关系同时有着FireWire、i.Link、DV端子等多种名字。
EEE 1394的原来设计,是以其高速传输率,容许用户在电脑上直接透过 IEEE 1394 接口来编辑电子影像文件,以节省硬盘空间。在未有 IEEE 1394 以前,编辑电子影像必须利用特殊硬件,把影片下载到硬盘上进行编辑。IEEE 1394的出现,曾经被期待是企业使用的SCSI设备的发展新类型。
由于早期在开发联盟内部的制造许可证定价的纠纷,造成了此技术在市场推广上被延误。在定价时,苹果公司想在每一个出产接头上营利1至2美元的许可费。其他联盟公司(如Intel)则认为此定价太高,如果联盟的所有公司都要求那么高的营利,一个接口的许可费将高达十几美元。联盟内的许多公司也是USB开发者论坛(USB-IF)的会员。由于此纠纷,联盟内的其他公司开始重视USB 2.0。
在制定规格的同时,硬盘价格也愈来愈便宜;SCSI设备因为LVD化而性能有了飞跃的提升,加上USB 2.0开发较为便宜,速度也尚且够用,因而它取代了IEEE 1394,成为了外接电脑硬盘和其他周边设备的最常用接口。
FireWire原本是苹果公司开发时的代称,在2002年5月29日,当时的苹果电脑正式于IEEE 1394的推广团体“1394 Trade Association”发表,将属于苹果的商标“FireWire”作为IEEE 1394的统一品牌;另外索尼则是在苹果将FireWire作为统一的品牌之前,就在自己公司的数字影音、相机产品上搭载了IEEE 1394接口,并且命名为“i.Link”,并且注册为其商标。
主板通过这些排线连接机芯
断开排线连接,解放主板
数字时代的主板,全部都是集成电路
让我们再看一眼MiniDV的logo
机芯和塑料中框,用三个螺丝连接
解放机芯
到手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一盘MiniDV带没有取出,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
左上角部分就是退带电机了,给它上电就能自动退带
(o゜▽゜)o☆[BINGO!]退带成功
两只眼睛和一张嘴巴,微型磁鼓小巧玲珑
排线排线还是排线
闭合的状态
带仓开启的状态,这样开启有助于缩小体积
左侧的四个触点对应录像带的窗口……这个咱们今后再讲
04年2月生产的
好像没给大家看过屁股……
拆解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还有两个bonus~
Bonus 1、薄膜电路和机械结构们
为了节约成本,在按键等机壳功能模块处,设计者采用了柔性薄膜电路
拆下来的各个功能模块
背后的切换按键
双层薄膜电路,还有LED
机械结构,有段落感、阻尼感,还有按下去才能释放转动的机构,值得机械设计的人学习
变焦滑动机械结构
锅仔片日常
另外一处连接点
Bonus 2、电子LCD式EVF
两侧有两个限位滑块,拧掉螺丝后释放
拆掉橡胶眼罩
露出了放大镜
通过上方的旋钮来控制放大镜远近,适配不同人眼的曲度
拆除放大镜组件
拧掉限位螺丝,看到LCD组件的屁股
LCD组件移除
EVF组件全家福
很小的LCD,前方有滤光片
微型LCD组件全家福
微型LCD面板
LCD小板,背光LED
两处排线,上面那个连接LCD面板,下面那个连接主板
LCD组件全家福
================
4、全家福展示
================
惯例要上全家福的
一些细节
LED补光灯柔光罩
红外线遥控接收窗
Panasonic标志,收藏了~
结语:
数字时代终究是大方向,积极拥抱变化,接受采用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画质,减小体积,集成化,一体化,模块化才是王道~
本次拆解的是Panasonic生产的NV-GS11 MiniDV摄像机,我们再见~
NEXT TIME
Panasonic NV-DS88家庭摄像机拆解,敬请期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