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25|回复: 25

[Other] 偶然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张图,现在flash寿命都这么高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5 12:28: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上图。
可以看到 ,连n28a qlc的寿命都有1500PE了,B37R TLC更是有5000PE寿命,都能赶上mlc了。
这还只是美光的消费级fortisflash,要是企业级fortismax寿命应该更高。
所以这到底是tlc,qlc技术成熟了呢还是厂家吹NB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22-7-5 12: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挑体质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2: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者会去检测这些数据吗?你买个盘,用了半年挂了,送修的时候人家会说PE到寿命吗?应该是找各种靠谱不靠谱的理由来解释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2: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知之下TLC在300-500的刷写次数吧QLC更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2:50: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进步了,正规产品的性能可能越来越好了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3: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气  不好的过了保修期就刚好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3: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数据属实,技术一直在革新,没有什么是完全不可能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4: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猜测应该是话术而已,现在都3D结构,固件把它当MLC模式用或者模拟SLC,那寿命可能会达到那个标称,明白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4: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传成分和厂家理想数据,实际,是另一回事

当然,随着技术进步,会比以前的好,技术层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4: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忘了模拟SLC的损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4: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SSD用QLC还行,起码有自平衡,U盘就彻底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  大神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5: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半是厂家的理想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5: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这种专门测试PE的这种软件,直接对某个单元不停的进行擦写操作,5000次也用不了多久就能测试出来.还是说固件锁死了不能直接指定某个单元擦写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5: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吹牛逼,飞机大佬的跑圈老化测试,最先死的就是英英睿达,用的颗粒就是B27A,才写了400PE不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6:00: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likan83 发表于 2022-7-5 15:43
我觉得是吹牛逼,飞机大佬的跑圈老化测试,最先死的就是英英睿达,用的颗粒就是B27A,才写了400PE不到 ...

颗粒PE次数上限和SSD盘的寿命,或者说厂商给定的TBW是完全两个概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6:08: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alangxl 发表于 2022-7-5 15:07
有没有这种专门测试PE的这种软件,直接对某个单元不停的进行擦写操作,5000次也用不了多久就能测试出来.还是 ...

不能,主控固件默认就是平衡擦写的,还得费一块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6:10:5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lzhq0071 发表于 2022-7-5 16:00
颗粒PE次数上限和SSD盘的寿命,或者说厂商给定的TBW是完全两个概念

据说英睿达某些批次的固件有bug导致写入放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7: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3D制程之外,贡献更大的是主控的纠错功能,从BCH到LDPC,LDPC再不断地增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17: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实验室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20 03:17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