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190|回复: 1

[电信] “携号转网”今日开启!运营商用户之争加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7 23: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转自: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51346410919268843

封面新闻记者 且菲

11月27日,工信部召开“携号转网”启动仪式,从今日起,携号转网服务正式在全国推出。用户号码可保持不变,符合条件可自由选择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干涉用户自主选择。


联通供图

记者从四川三大运营商处获悉,近短时间已陆续有用户到营业厅办理携号转网业务,有转入的也有转出。目前,办理携号转网服务的用户总体占比比较小。

据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均已把携号转网服务作为今年考核的重点指标。

移动:投入超10亿元进行系统改造


中国移动副总裁赵大春

据中国移动副总裁赵大春介绍,中国移动投入超过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攻坚和系统改造,推动运营商以及社会相关行业之间端到端的联调联测工作,累计完成15大类近500套重要网络设备升级和系统改造,制定联调测试场景500余个、累计测试超40万次。

此外,移动还组建服务专家团队,建立“携号转网”专席;组织全员培训,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的专项业务培训,受训人员超8万人次;目前移动用户可通过短信、10086、中国移动APP、营业厅等多种方式咨询或办理“携号转网”。

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移动将严格遵守工信部关于携号转网的各项规则要求,落实相关服务标准,优化系统功能,提升客户体验,确保用户“携得了、转得快、用得好”。

电信:全国8000多个自营厅提供携号转网服务

近8个月来,中国电信全力以赴,和其他基础运营商以及信通院通力合作,进行方案设计、建设改造、联调联测和试运行检验等各项工作。

从集团到省市县,集团公司和各省公司都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上千人的专项工作团队,细化了上百项工作任务,通过例会、培训、通报、检查等机制全力推动工作开展,共完成200多个网元的基础网络改造和整体业务管理系统的底层重构,800余个API接口、300余个业务平台的升级改造,30多万项网络、业务测试,10多万人次员工培训,组织8000多个自有营业厅提供服务。

四川电信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根据监管要求和工作需要,电信不断修订完善业务规范、服务细则,提前布置宣贯执行,以持续优化服务方案,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据四川电信相关人士透露,截至目前,四川电信办理的携入用户有4000余户。

联通:完成1000多个网络单元及业务系统改造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买彦州

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携号转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涉及面广,网络和业务平台都要改造、升级,业务流程都要重新梳理和重构,大量的业务协议需要重新修订。

据介绍,联通集团18个单位和31个省级公司2000多人参与了携号转网各项工作,完成网络单元及业务系统改造1000多个,开展测试33万余项,配合工信部进行了20多项调研,高质高效地完成了“携号转网”涉及的网络建设、系统改造、网络及系统间联调测试等各项工作。

加剧了运营商用户之争

携号转网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打破了以号段区分运营商的传统模式,让用户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也势必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用户之争。

中国移动对用户携号转网的原因做了调研,其中“网络络质量、宽带服务”是排名前两位的因素。由此可见,而网络的稳定性和用户的使用体验将是未来运营商争夺用户的焦点所在。

明年是5G商用高速发展的关键之年,而中国的人口红利已逐渐消失,5G建设投入持续增加,利润进一步摊薄,手机用户对资费价格更敏感,市场形势不容乐观,运营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链接——

携号转网办理须知

根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发布《携号转网服务实施细则》。

用户申请携出时,号码应满足五个条件:

1、号码实名入网;

2、号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3、与携出方结清已出账通讯费用或已约定缴费方式和时间;

4、无在网期限限制协议或已解除;

5、距离最近一次携号转网已满120日。

用户办理携入时,需携带在携出方登记的号码使用人有效证件、有效的携出授权码、申请携出服务的号码相对应的移动电话卡。


发表于 2019-11-28 00: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身就在电信了,没兴趣这什么新闻。只是移动用户嗨嗨,电信联通就静静不说话:shutu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2 03:38 ,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