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0|回复: 0

[科技] 纳米技术或可灭活新冠病毒 不破坏人体其他功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9 09: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稿源:参考消息网

港媒称,纳米技术——在原子、分子和超分子级别操控物质——能在抗击新冠肺炎时助一臂之力吗?英国科学新闻网站发表的一份报告称,托马斯·韦伯斯特认为纳米技术能做到这一点。原因很简单,新冠病毒结构的大小与纳米粒子相似。

据香港亚洲时报网站4月17日报道,自2019年底疫情暴发以来,研究人员争相展开研究,以期加深对新冠病毒的了解。新冠病毒是冠状病毒家族中的一种,这类病毒因形似王冠而得名。

上述报告说,韦伯斯特是专门研发纳米级药物和技术以治疗疾病的化学工程师,也是向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提供想法和技术以抗击疫情的众多科学家之一。

韦伯斯特提出,跟新冠病毒类似大小的粒子可以附着在病毒上,结合红外线治疗共同破坏病毒结构。

报告说,这种结构变化将使病毒无法在人体内存活和繁殖。

身为美国东北大学化学工程教授的韦伯斯特说:“你必须在这种大小的层面上思考。如果你想发现病毒,如果你想灭活病毒,就要在纳米级范围内。”

报告说,凭借纳米医学发现病毒并消除其感染性,是韦伯斯特和其他研究人员所谓“治疗诊断技术”的核心,这种技术的重点是将治疗与诊断相结合。

利用这种方法,韦伯斯特的实验室专门研究用纳米粒子对抗导致流感和肺结核的微生物。

他说:“不是用一种方法检测是否感染病毒,再用另一种方法治疗。而是用同一种粒子、同一种方法,既用于检测,也用于治疗。”

初步研究表明,新冠病毒附着于台面、扶手和其他坚硬表面后,能存活数天。

报告说,在病原体进入人体前,尚附着在不同物体和表面时,纳米粒子就能使它们失去致病性。韦伯斯特的实验室已开发出可以喷洒在物体上、形成纳米粒子并攻击病毒的材料。

他说:“即使病毒存留在表面上、在某人的台面上、在iPhone上,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不是具有活性的病毒。”

报道称,这种技术经过微调,还能针对各种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与其他大分子结构的新药不同,纳米粒子如此之小,以至于能在人体内穿行而不破坏其他功能,比如免疫系统功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21 00:31 , Processed in 0.265200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