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来自:WD)
对于独立的 SSD 主控设计公司来说,其最大的竞争优势,还是在于向客户交付一站式 / 定制固件解决方案,从而用最快的速度将新品推向市场。
本文首先介绍的是,是来自慧荣(Silicon Motion)的 SM8266 主控,其支持 PCIe 4.0 x4 接口、以及 16 个闪存通道。此前,该公司已推出过首款 SM2270 企业级 NVMe 主控。

通过简单重用成熟的消费级 / 客户端主控 IP,慧荣得以轻松将 8 通道产品线拓展到 16 通道解决方案。
虽然该公司尚未分享具体的主控框图,但我们怀疑它还是用的类似的拆分设计,因为我们在 SM8266 的规格表中看到了双 32-bit 的 DRAM 缓存接口。
封装形式上,SM8266 采用了与 SM2270 相同的 21×21 毫米正方形外观。尽管从 x8 缩到了 x4,在 PCIe 4.0 的带宽已可较 PCIe 3.0 轻松翻倍。

NAND 接口方面,其支持最高 1200 MT/s 的速率,与近期发布的、面向主流消费级市场的 SM2267 保持一致,但落后于即将到来的高端消费级 SM2264 主控(8 通道 @ 1600 MT/s)。
此外尽管 SM8266 支持比 SM2270 更快的 DDR4 / LPDDR3 缓存,但还是落后于其它支持 LPDDR4(X)的消费级 NVMe 主控竞品。
其它方面,SM8266 支持多达 128 组 IO 队列和可选的 NVMe 功能,比如主控内缓冲区(CMB)和长达 32 的命名空间。

慧荣还开放了固件,以实现 SSD 通道、接口、键值等调教。这项特性也与 SM2270 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后者据说是专为阿里巴巴的用例而开发的。
不过业内大多数对 Open Channel SSD 的兴趣,已经转移到了更加新颖的 NVMe 分区命名空间标准上。
当然,对于广大 SSD 制造商来说,慧荣 SM8266 还是能够交付最主流的参考设计(主控 / 固件一站式解决方案)。
且其子公司 Shannon Systems 正在将 SM8266 部署到超大规模的客户驱动器中,预计将于 2021 年投入生产。

接着来看看群联(Phison)的 FX 系列 SSD 参考设计,它与该公司以前的企业 /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有所不同,采用了尚未正式命名的新主控。
FX 系列 SSD 的特点是支持 12 通道 @ 96 层 3D TLC 闪存,辅以 15mm 的 U.2 外形,并且向客户提供了固件定制选项,但主机接口仍未 PCIe 3.0 x4 。
即便如此,群联还是为它配备了第四代 LDPC 纠错引擎(与 E16 消费级 PCIe 4.0 SSD 主控一致),较自家 8 通道 E12 数据中心主控解决方案有显著的提升。
作为本文介绍的三款新主控中最保守的一个,这也意味着 FX 系列产品可以快速上市,据说群联已经开始在出货相关产品。

最后介绍的是采用了 FC4121 主控的 FADU Delta SSD,作为一家相对年轻的主控设计企业,其成立于 2015 年,并于 2018 年推出了首款 ASIC(FC3081)主控。
今年该公司推出了第二款 FC4121 新主控,将接口升级到了 PCIe 4.0,支持的闪存通道从 8 路增加到了 12 路,速度也从 800 MT/s 提升到了 1200 MT/s 。

值得一提的是,FC4121 还是率先采用 RISC-V 处理器内核架构的新主控。作为参考,上一代 FC3081“Annapurna”主控采用的是 SiFive 的 S51 内核。
主控架构还具有多种特殊功能,比如硬件负载和能效调教,以及 QoS 控制。

此外 FADU 固件支持各种高级可选的 NVMe 特性,比如主控内缓冲区(CMB)、持久性内存区域(PMR)、SR-IOV 虚拟化、IO Determinism、以及分区命名空间。
并且该公司提供了基于 FC4121 主控的 DELTA 参考设计 SSD,支持 U.2 / EDSFF E1.S 外形和定制固件。客户能够自行选择 NAND 方案,或由 FADU 负责牵线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