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这价格比特斯拉充电还贵。”用户对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声音越来越大,从以往的每小时租借费1.5元涨到如今的4元,8元,更甚者出现10元的高价。共享充电宝的“一元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充电宝已经成为“高档奢侈品”。 
作为共享经济中最初不被看好的产业,到如今共享经济中较少盈利的行业,共享充电的“成功“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2017年,王思聪曾在朋友圈发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四年过去,被赋予众多期望的共享单车一地鸡毛,大街上黄蓝绿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见证着共享单车行业的辉煌与没落,而共享充电宝经过百家大战,形成如今“三电一兽”的格局,成为共享经济聚光灯下的主角。 作为共享经济中最初不被看好的产业,到如今共享经济中较少盈利的行业,共享充电的“成功“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但是,相比于四年前被唱衰时,共享充电宝唯一改变的,几乎只有价格。
勃勃生机还是暗藏杀机?
几天前,怪兽科技向SEC递交招股书,准备上市,小电科技也在加紧上市,共享充电宝行业目前“三电一兽”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占据了共享充电宝市场96.3%的份额。 在巨大的利润面前,美团也想撕下一块肉。去年5月,美团共享充电宝项目在线下飞速展开,以巨大的商家资源为其背书,承诺只要有顾客使用美团充电宝,就增加一次商家在美团和点评的真实点击量。美团的直追猛打,使得共享充电宝这块蛋糕被重新分配。 
共享充电宝行业呈现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暗藏杀机,他们之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一方面在争夺市场中打得火热,另一方面又心照不宣地涨价。 2017年,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为一元一小时,为了抢夺用户,各大企业甚至推出过“一分一小时”的活动,现在的价格则翻了三倍到四倍,据《封面新闻》调查,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的租借费用多为3元和4元,24小时封顶价格则从20元到40元不等。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已翻了又翻,但是净收入却在下降。 怪兽科技的招股书显示,怪兽科技需要支付给POI合作伙伴占收入50%-70%的佣金,这导致了共享充电宝的净利润率在逐年下降。怪兽充电2019年的净利润为1.67亿元,2020年却只有7540万。净利润率从8.2%跌至2.7%除却疫情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给商户的昂贵入场费和佣金,盈利收入中有将近一半都给了商户。 也就是说,共享充电宝是在给商户打工。共享充电宝的定价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定价,越靠近市中心、人流量大的地方,共享充电宝的入场费和佣金就越贵。 景点、酒吧、商场等热门地点,均需要50%以上的分成。而在公司内部,为了与对手竞争市场,招聘地推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甚至占到了公司的七成以上,对地推人员的激励奖金又将从剩下的收入中挖去一大半。在怪兽科技的招股书中显示,投放点位的费用从2019年的9.276亿元涨到了20120年的15.76亿元,同比增加70%。业务开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86.0% 
一块肉的收入被分割,共享充电宝企业能吃到的只剩肉沫。想要吃到更多肉,只能通过涨价。看似更赚钱了,却依旧不被看好,单一的盈利收入是其中重要原因。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租赁业务占国内共享充电宝市场整体盈利规模的97.2%,几乎占据了盈利收入来源的绝大部分。单一的营收模式使得充电宝企业缺乏抗风险能力,疫情期间,由于大量商户倒逼,电影院、餐饮等场所被迫关闭,共享充电宝也受到极大的冲击。 共享充电宝企业并非没有开拓其他的盈利收入。 小电科技在淘宝开设了旗舰店,售卖充电宝,但销售额并不好看。怪兽充电在小程序载入广告,但仅占收入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