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背景信息
国庆期间感冒在家待着,折腾刚买的天猫精灵开关模块,用起来还挺方便的,不足之处就是待机功率(0.5W)和开启功率(1W)都比较大,于是就想用继电器节能驱动电路,来改造这个灯。10年前做过多路遥控插座: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293007,用的是磁保持继电器,这个省电但是太贵、而且电流小,且无法断电复位不适合某些应用场景。也做过简单的串电阻电容节能,但这种不太可靠,节能效果也并不大,只适合用在有限的场景。我希望做一个通用、可靠、高效的继电器节能驱动,以后就它了。
二、电路设计
继电器有几个重要参数通态电流、关态电流、线圈电阻,虽然到达通态电流就能吸合,但它无法保证足够的吸合力,继电器接触电阻无法做到最小,如果负载电流较大触点更易发热损坏。通过测试发现,继电器驱动只到通态电流,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不稳定,而且降低保持电流,触点接触电阻会继续增大。只有到达更高的一个电流值,触点接触电阻降到最小,而且即使电流减少到关态电流前,触点接触电阻也不变。基于以上信息,要确保继电器稳定工作,驱动电压一定要接近标称电压,此时的电流一般远大于通态电流,然后就可以降低保持电流了,当然也不能降低到略高于关断电流,这样稍微有点干扰就会关断,我认为取通态电流和关态电流的平均值为保持电流是个理想的选择。
例如松乐SRD-24VDC-SL-C这款继电器,1.6K欧姆线圈,24V标称功率为360mW,13V即可达到通态电流,5V左右关断,如果启动驱动电压接近20V左右,保持电压降低到9V依然可以保证可靠的工作,此时功率为约50mW,可节能86%。
要达到以上的效果,就需要继电器的启动电压和保持电压是两个值,网上比较容易找到的方法是倍压法,这种方法有它限定的适用范围,继电器电压和工作电压要匹配,本文不做过多描述(有需要的可以参考 )。
倍压驱动继电器
经过这几天的设计和实践,我最终采用了容阻降压法来作为可变电压源,做到了启动电压和保持电流可任意设计,几乎可以应用在所有的继电器上。
电路图如下
12V继电器设计
24V继电器设计
原理:通过光耦隔离控制MOS通断,MOS默认导通,驱动压降最小,继电器默认关断。光耦导通MOS关闭,电容充电升压,到达设定值后,触发可控硅导通,继电器闭合,由于容阻降压有近似恒流特性,继电器的保持电流会因为电容放电而逐步稳定下来。光耦关闭MOS导通,电容电压通过MOS降低到接近MOS的开启电压,可控硅因为电流太小而截断。如此循环往复。由于容阻降压的近似恒流特性,此驱动可以串联,实现多路驱动。
电路波形
Multisim14仿真文件
DIY建议:1,继电器用>=12V的,太低电压的继电器电流大,节能效果不好。48V 对应的低Vt且便宜的MOS难找,24V继电器最理想;2,通过C1大小控制保持电流,D2控制触发电压,这些值要和你的继电器匹配;3,MOS的栅极一定要有保护,LED或稳压管均可,红色LED效果最好(我开始实验没加保护烧掉一个);4,用最便宜的小电流可控硅(我用的MCR100);5,MOS注意实际测量,耐压要高于触发电压,Vt要<=1V(我用的寨版AO3400);6,多路串联不建议超过8路,不要混用不同参数的继电器;7,C2控制通态电流维持时间,要适中大小,太大延时大,太小不可靠(实测10uf即可稳定驱动24V继电器)。
三、实际效果
面包板搭建验证,没有24v稳压管用的22V的,C1电容用两个实测0.28uF的CBB串联,0.14uF。几个品牌的12V(400欧姆)、24V(1.6K欧姆)继电器都通过验证了,相同阻值的继电器参数差异不是很大。
开启后继电器保持电压
关断后继电器无电压
无继电器保持电压,即触发电压
补充内容 (2021-10-17 13:31):
想不到这个帖子被评为精华了,谢谢版主了。
补充48V NPN三极管驱动,在14楼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