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不知各位老铁中是否有人属于“ofo 退押金者联盟”的成员,如果有的话,那恐怕要面临最坏的结局:退押金彻底无望。 21 日下午,有网友习惯性打开 ofo 小黄车客户端,却发现已经无法接收到短信验证码,因此不能登录。 随后他将该情况反映给媒体,记者便进行了测试,结果如出一辙,无论是 iOS 还是安卓的客户端,都无法收到验证码短信,尝试使用 ofo 微信小程序,则会显示网络异常。 记者又多次拨打 ofo 官方客户电话和的办公电话,都无法接通。 截图自@ofo小黄车官方微博 此事在微博上报道后,舆论顿时炸了,无数网友纷纷化身为“退钱哥”,高呼“退押金”。 很多人表示,都过去 5 年了,自己的 199 元还没退掉。 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意味着押金彻底打水漂了。 毕竟客户端都没得登录了,官方电话也打不通了,基本等同于逃之夭夭,退押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截图自新浪微博 虽说在晚些时候,记者再次测试时,iOS 和安卓端都收到了验证码短信,且可以完成登录。 但是尝试点击“查看押金”,却显示空白界面,无法查看任何信息。 要知道此前点击时,能够查看到排队退押金的排名,诚然没啥用,但好歹给人一种盼头。 或许一切就像某网友吐槽的那样:ofo 客户端早已没什么实际用处,一直没卸载是因为还会偶尔登录一下,查看一下排队退押金的排名有没有什么奇迹,这下连登录都不行了,应该是彻底凉透了。 看来,真的要点一首《凉凉》,送给 ofo 小黄车了。 截图自ofo App 只是,就算 ofo 凉透了,也不代表着大众可以放过它。 在退款风波甚嚣尘上时,ofo 因无力及时退还押金,曾推出了拉好友帮退押金、好友下单奖励、充值退押等多种退押金的方式。 当时,确实有眼疾手快之人有幸退回了押金,但占比不值一提,据业内人士保守预估,少说还有 1600 万名用户的押金没有退。 而 ofo 的押金分为 99 元和 199 元两种,假如都按照 99 元来说,那总押金额也达到了 15.84 亿元。 也就是说,不仅牵扯人数规模庞大,金额也非常夸张。 或许有人觉得,99 元和 199 元都只是毛毛雨,没必要这么斤斤计较。 可问题是,苍蝇腿再小也是肉,哪怕是 9.9 元,也是普罗大众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 而且,这钱甭管是去吃个饭还是买个东西,都比当作押金要好。 更何况,既然是押金,在双方法律关系不存在且无其他纠纷后,本就应予以退还。 老百姓什么都没有做错,到头来,受到伤害的还是老百姓,所以,还是那句话:@ofo,日内瓦,退押金! 图源:Pixabay 把时间倒退回多年前,谁都不会想到 ofo 会沦落到如今的境地。 2014 年,ofo 小黄车创立,并于次年 6 月启动,打出“骑时可以更轻松、随时随地有车骑”的口号。 作为一个无桩共享单车出行平台,缔造了“无桩单车共享”模式,致力于解决城市出行问题。 用户只需在微信公众号或 App 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或直接输入对应车牌号,即可获得解锁密码,解锁骑行。 凭借着新颖的模式,和便捷的方式,一经推出,就得到大众的追捧,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获得了两轮融资,订单量突破五百万。 在往后两年里,ofo 更是高奏凯歌,这边接连获得多次融资,累计数十亿美元,那边订单节节攀升,日订单即超过百万单。 但凡是大家熟知的国内城市,ofo 基本都实现了覆盖,呈现出“满城尽骑小黄车”之势。 在业务越做越大后,ofo 又把版图瞄准到海外、疯狂扩张,先后进驻全球 20 多个国家,在海外超 50 座城市开展运营,绝对的全球领先者。 那时的 ofo,可以说做到了让小黄车遍地开花,以至于被外媒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不夸张地说,ofo 拉开了共享单车时代的序幕,并带头推向高潮。 截图自@ofo小黄车官方微博 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经历了风光无限的三年时光后,ofo 的情况开始急转直下。 在 2018 年,ofo 因资金链出现问题,陷入到危机。 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资本大量涌入,ofo 没有考虑成本控制、长效化运营等问题,缺少精细化管理和良性盈利模式,未能实现长久经营。 其创始人戴威在明知道成本极高的情况下,仍马不停蹄的烧钱,继续寻找有效的盈利模式。 并且还油盐不进,无视投资方巨头们的想法和建议,总觉得自己很行,成功把 ofo 带到资金链断裂的窘迫境地,连押金都退不起。 甚至还传出,他挪用客户的押金去堵窟窿,并卷钱跑路的消息。 于是乎,戴威就从互联网冉冉升起的新星,沦为人人喊打的老赖,ofo 也从被众星捧月的新兴企业,变为蓄意诈骗的典型。 反正在近几年,每次传出与 ofo 有关的新闻,都是负面的,要么是被罚款,要么是被强制执行,如过街老鼠一般。 明明是一副好牌,结果被打得稀碎,有多可恨,就有多唏嘘。 截图自@ofo小黄车官方微博 当然了,不退用户押金的共享单车公司并非只有 ofo 一家,比如酷骑单车时至今日也没退。 而且,酷骑的押金比 ofo 更多,达到了 298 元。 实际上,如今的共享单车行业早已不景气了,仍在坚挺的公司都背靠大山。 去年,美团、哈啰、青桔单车先后宣布涨价,大致费用为 6.5 元每小时。 这个价格,堪称“单车刺客”,算下来还不如坐公交车、地铁划算,导致用户纷纷流失。 不涨价就入不敷出,涨价了则用户流失,此情此景,就突出了一个字 —— 难。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用这句话形容 ofo 再合适不过。 平心而论,虽然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但想拿到退回的押金,难于上青天,除非有奇迹发生 —— 戴威良心发现了。 共享单车今犹在,不见当年小黄车。小黄车,最终还是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