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回南天
港东人最痛恨的回南天一波又一波地杀到啦!
北方的朋友对回南天可能没什么概念。先来个图感受一下愚人节那天的残暴。
看,湿度不是100%就是99%,那个打酱油的97%更像假数据。这跟整天游泳有什么区别嘛? 地板墙壁都在冒水,天花也冒水(我家大镜子背后墙壁,经历过20个回南天)。
无论什么摸上去都是黏黏腻腻,相机镜头可以放在干燥箱。人可怎么办呢?作为一个把空调玩出花来的动手达人,让我来领你掉坑吧。
2. 入门这题水不会啦?当蓝是开空调抽丝啦!(请原谅我的小米遥控器早就找不见了,机顶盒遥控器来顶个包。),想到买除湿机的旁友可以直接拉最后“放弃”了。
不过这个办法有个问题,经常看到地上冒水了,才想起来开空调,墙上挂的蒙娜丽莎,床底放的人民币什么的,多来几次就长霉掉价鸟(虽然我都没有)。 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墨菲说:可能会出问题的环节,迟早出大问题。两位大贤说的对,为了避免出错,就要想办滑把摁遥控器的内只手去掉。
3. 初窥门径
不好意思图放错了。是下边这个,“米家” APP。
当然,还要有至少一台小米的空调、一个小米的温湿度计,以及一个小米的多功能网关。
然后呢,你就可以创建一个“智能”啦。
就这样,无论任何时候,当客厅的湿度超过了80%,空调就会自动除湿,是不是很简单捏?终于可以泡杯咖啡,美滋滋享受时光了。
空调默认的是你去年除湿设置的24℃,而这次房间的温度是22.5℃,空调认为房间已经太冷,不能除湿(空调除湿室内会降温),于是光吹风去了,然后你的蒙娜丽莎叕一次流泪啦。4. 登堂入室这可怎么办呢?没事,米家APP还有无限的潜能,让它判断客厅温度区间处于22~23℃,然后把空调设置到22℃除湿,就能保证正常工作啦。不过捏,需要添一台小爱音箱。
为啥要用小爱音箱?因为小米空调太蠢了,没办法在米家APP里面直接设置温度。只能利用小爱音箱的“自定义指令”曲线救国。
记得选上“静默执行”,否则三更半夜的小爱音箱会冷不丁来一句“好了”,刺激!
然后双手狂点,就得到了A1系列的温度判断程序,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啦!
想得美! 很快家里人就开始抱怨:开冷气作死咩?冻冰冰!(粤语) 没错,除湿其实就是最低风量的制冷。回南天的时候屋里通常只有20℃左右,比屋外要冷,再加上开空调,肯定阴风阵阵啦。 路漫漫其修远兮,怎么办?
5. 更上层楼
这个问题好解决,多买一台空调就行,哈哈哈哈。一台除湿降温,另一台制热升温。 是的,现在我家的客厅(包括开放式厨房餐厅)有两台空调,协同工作。
然后增加了A2系列程序,完成了不降温除湿的目标。
看看运行情况:下图是厨房空调除湿的耗电记录,基本上都是在400W左右运行,平均每天4度电。
下图是客厅空调制热的耗电记录,基本上都是在600~700W运行,但运行时间短,平均每天3度电。
看看运行结果。下图是回南天期间的室外温度和湿度。
下图是期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以看到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低了几度,室内湿度控制在75~80%范围内。有个最高湿度突破了80%,原因下面解释。
6. Debug主要原因是,13:11室内湿度超过80%,触发A1h程序执行的时候,正处于室外升温过程,室外温度达到了24.6℃。
A1h的原始版本的执行条件是:室内湿度超过80%,同时室外温度在24 ~25℃之间;触发后执行动作是:厨房空调设置在抽湿24℃。而当时室内温度只有22℃,导致空调实际上处于停机状态,湿度持续上升达到83%,触发了预先设置的湿度警报程序,小爱音箱发出提示。
把A1f到A1l,一共7个抽湿程序的触发条件从室外温度改为室内温度。消除了这个故障。
7. 优化经过观察,每次除湿运行时间都不小于一小时,为了改善制热不足的现象,设置了制热开始10分钟后提高0.2℃;除湿停止后,制热延后10分钟才停止。 但是这个措施在外界快速升温的过程中,会进入下面的恶性循环:室外温度明显高于室内,并且湿度大,室内除湿负荷上升;除湿时间加长,室内的升温更缓慢,进一步拉大室内外温差;除湿时间又进一步上升。
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并!没!有!
8. 甲方新要求因为回南天的室外升温是很迅速的,室内温度即使不因除湿往下降,依然比室外低两三度,进屋感觉凉飕飕还容易感冒。于是亲爱的甲方(划掉)家人们又提出新的要求,能不能里外一样的温度?
一顿疯狂输出,完成了一组室内跟随室外温度的程序A3系列。
例如其中A3j的执行条件是,室内湿度超过77%,并且室内温度在22~23℃之间,并且室外湿度高于85%,并且室外温度高于23℃;触发后执行动作是:厨房和客厅两台空调都设置在制热23℃。 实际运行发现,厨房空调在除湿的时候留在热交换器上的水珠,转到制热状态时,全部蒸发,出风又湿又热,室内湿度瞬间就冲到80%,所以主力除湿的厨房空调不能参与制热。又改为触发后执行动作改为只运行客厅空调制热23℃,然后逐步调高温度,以优化能耗。 A3系列程序有接力升温的功能,例如室外温度25℃,室内温度22.5℃,则A3j→A3i→A3f依次触发,直到室内温度赶上室外温度。关闭空调则另有程序负责。 在20~25℃区间,绝对湿度不变的前提下,基本上每升高1℃,湿度下降5%,这组数据用于设置A3与A4系列程序的室外温度湿度关系。
看看运行结果。下图是4月4日的室外温度。
下图是同期室内的温度,可以看到室内温度能迅速跟上室外温度。“进屋冷”的现象基本消除,甲方很满意。
9. 放弃没错,原题目是《基于米家app的多空调协调控制:湿度部分》,怕你看了题目直接放弃,才改了现在这个。 看起来复杂,主要是米家APP缺乏运算功能,导致有时候需要编写很多行程序,才能实现一个简单的运算功能。 例如,提取客厅温度“23.5”,加上1,设置为空调目标温度24.5。 又例如,当室内温度>室外温度时,执行某程序。 如果不想折腾,还有别的选择。
9.1 除湿机除湿机的优势是操作简单,能简单的设置湿度控制范围,热量排放在室内,不会导致室内降温,还会轻微升温。完美! 但,缺点则是,使用率很低,一年才用10来天;价格贵,几乎能买一台1.5匹空调;能源效率比空调低,整个回南天多耗电20度左右。 先看看这上边装空调组合的能源效率。客厅空调制热这边在回南天,整个过程平均一天耗电2.5度左右。
厨房空调制冷这边平均一天耗电4.5度左右。
而我家面积140平方左右,实测最大日除湿需求量18.92kg。 实测空调除湿:室内湿度75~80%,温度22~23℃,空调除湿量每小时1514g,气化热2450J/g,释热功率1.0kW,总释热3.7MJ,空调平均输入功率440W,制冷功率约2.3kW,总吸热8.3MJ。 除湿能力36.3公斤/天,能源效率3.44L/kWh@22.5℃RH77.5%,算上制热功耗能源效率要打7折,但仍然比除湿机要高。 欢迎大家看看我之前实测市面上卖小几百的90W半导体除湿机,日除湿量还没一个成年人呼出的水气多,除湿效率只有0.2L/kWh@30℃RH80%;只能用于无人储物空间的除湿。
要注意上面测试的空调除湿,跟除湿机除湿的条件不一样,如果放在同一个条件,空调除湿的效率还会进一步上升。由此估算,起码需要实际输入功率500W的大品牌除湿机才足够我家的除湿需求量,或者两台250W的大品牌除湿机。
9.2 温湿双控空调现在市面已经有室内机,是双换热器的空调,可以做到室内机一个换热器制冷除湿的同时,另一个换热器制热升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同时控制。而且其除湿效率,理论上比双空调方案高。 所增加的成本,比不上一台除湿机。但暂时还没见到能接入智能家居的产品。雷总加油鸭。
10. 写在最后这个室内空气环境自动控制项目,控制目标是: 全年室内湿度50~80%,温度20~28℃。控制的复杂性主要在于两台空调的协调运行。其中很多逻辑要分开时段;两台空调的参数,与室内、外环境参数,四者之间要互相协调,否则能耗大增。 上门所列的具体程序,拆开细说会占用很多篇幅,如果大佬们有兴趣可以留言讨论。 由于内容比较多,打算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1、回南天的室内温湿度控制; 2、冬夏的室内温度控制。 3、程序命名法&全自动空调的可行性。
操作拍照写文一共8小时。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记得打赏、点赞、收藏、转发哦,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