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50|回复: 235

[无线] 一个时代的终结,卫星锅天线拆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7 11: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年赴穗城打工,当时的娱乐条件远没有现在丰富。本人也算是一个广播发烧友,酷爱听广播,卫星广播以其无与伦比的音质及效果深深吸引了我,尤其中星6B上面国内各大电台的广播节目比较合乎口味。本人接收设备位于一栋30层小区楼栋地下室,而四周高楼林立,地面根本无法安装接收天线,但正所谓“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这些因素根本阻挡不住那时我的接收热情。为了能够接收到信号,本人将天线选址在位于30楼上电梯机房屋顶上,但如此一来天线和接收机之间距离太远,为解决这个问题特选用了75-5的优质纯铜同轴电缆,同时在距天线30米的位置加装线路放大器以补偿传输损耗,天线选用1.8M的中卫锅及品牌LNB以尽量提高前端信噪比。经过精细调整最终整个系统安装成功并达到预期目的,可接收到一百套立体声数字广播节目和数十套电视节目,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

这套系统安装于2011年,使用至2018年。此时网络已飞速发展,再也不是下行2m、上行几百K的蜗牛时代了,网上听广播、看电视已经无任何障碍,而且使用比卫星接收更具灵活性、方便性。随着5G信号的推广,对C波段接收的干扰几乎是毁灭性打击,于是卫星接收统方式使用率也越来越少,于2019年彻底停用,接收机也拆除了,但室外天线位于楼顶,一直没有去动它,今天趁着天气不错,终于下定决心将它完全除了,这也意味着原有娱乐生活方式的终结,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科技进步对普通大众生活的改变吧。

拆除天线过程奉上
拆除之前天线的整体图,大品牌的设备质量还是不错的,在广州这种特大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已是常态、台风也不时光顾。经过十几年的风雨,锅面油漆依旧完整无脱落、整个抛物面光滑平整无变形,如果是三威、斯威克之类的恐怕已经惨不忍睹了吧。



底座固定图,当年为了固定这个天线,也是绞尽脑汁,安装位置既要考虑防风、防雷,还要考虑尽可能不要被人破坏,为此选择一个相对背风且比四周防雷网低一些的地方。最终安装位置处于飞檐上面,但由于其为一斜坡,并不适合此天线地盘式的安装方式,为此用方钢、角铁搭建了简易平台,解决了天线底盘安装问题。



信号馈线用胶带固定,十多年过去了,原红色胶带已经褪色,但依然没有松脱、脆化断裂,可见该胶带质量还是不错的。



LNB接头做的防水措施,拆开后可见F头依然闪着光泽,防水还是比较到位的,给自己点一个赞


为了尽可能提高接收信号强度,中间的洞也用专用铁片堵上,以增加反射面积。



开始拆卸,首先将LNB支架拆除,然后将反射面和支架分离



折下来的LNB,当时的品牌产品(佳讯),标签显示产于2007年


反射面静静趴在地上,等待拆解


整个天线已拆除,剩下的支架将在这里自生自灭,估计一直会在这里存在下去,直到完全锈蚀分解。


反射面分解中……


反射面最终分解成6瓣,叠在一起以便收纳。


整个天线拆除完成,最后在楼顶拍一张广州市区的照片(中间3栋楼后面就是位于花果山的广州电视塔,右侧是广东电视塔、广东广播中心大楼)


谢谢观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参与人数 9家元 +259 收起 理由
xuyaz + 30 我那2个锅也是花大精力安的
springvirus + 30
jf201006 + 12 謝謝分享
moontree + 9 謝謝分享
玫瑰余香 + 30 好家伙
benten163 + 28 謝謝分享
兔包公 + 30 認真發帖
家睦 + 60
不长叶子的树 + 30

查看全部打赏

发表于 2024-10-17 11:48: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锅够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1: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不让装,现在没人装
回复 支持 3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1: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地方不让装,估计是影响资本家收入了
回复 支持 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1: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3楼说的太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卫星接收设备,好像现在农村还在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楼主费了这么大的劲,竟然没有一锅多星。电视与电视节目,快要变成前日黄花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现在确实有点少见了,原来农村用的比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还有少数人使用大锅,不过是一体成型的1米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不去的回忆,中卫质量不错,油漆好,经得住雨淋日晒,使用的第一个天线是3.5米的,航天部长征机械厂产,模拟接收机是东芝的C2,后面是C4,单极化高频头嘉顿的多,双极化用PBI的多,第一个数字接收机是现代的棒子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卫星在转发工作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自建房。居然让楼主安装那么大的接收天线。。。还一装就是十几二十年。。。。还是广州这种大城市。。馈线还给拉那么长。。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中星九号还能不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不是可以用来星链上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 很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以前上班的酒店里,用大锅看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尺度很大。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30 收起 理由
springvirus + 30 司机老老的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28: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时代的总结

楼主这个爱好本钱不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34: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30层楼的房子居然让楼主安装锅盖天线和拉这么长的馈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35:0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个天线也是分瓣的,杂牌的几年就彻底锈川了,后来陆续又买,不过现在看电视也少了,后来跟老婆生气彻底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7 12: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设备估计当时也不便宜,5g干扰玩不了了,现在有兴趣可以玩户户通。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3 08:43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