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19|回复: 33

[音响] 松下Technics SL-X845 CD机拆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3 11: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测这种设计,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东西,看后面接口,是个组合机的cd,其它东西早就不知踪影
日本省110v电压,被插220了,变压器坏,这种久远的东西,也没有维修价值了,其它倒是不担心,担心光头老化,光头型号没看到,不懂是多少的型号
解码芯片是PCM55HP,看样子是90年代晚期的东西。

其它芯片,大部分都是日本人本地生产的,这点不得不服它电子产业的解还可以
那个cd架构,设计得不错,线圈来堆动光头的结构,不是步进电机,关于这点,我不懂是成本还是精度的考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参与人数 3家元 +111 收起 理由
海上生明月丶 + 12
hongo + 9 原創內容
家睦 + 90

查看全部打赏

发表于 2024-10-23 13: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好东西,打理一下应该不错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3: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亮点挺多
裸线电感
电磁轨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4: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一修,又能战几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14: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傻木 发表于 2024-10-23 13:53
亮点挺多
裸线电感
电磁轨道

原来这个叫电磁轨道,我还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4:50: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那个年代的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4: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电源模块,好像很少看到这样的电路板了。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再过20年,电路板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5: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CD机芯部分看着不 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5:59: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ernmd 于 2024-10-23 17:27 编辑

以前买了个CEC480,机芯是用 塑料气囊?做避震的,应该是 三洋机芯吧。整机连遥控器都没有,末级运放是日电的 4560,瞬态反应速率是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16: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sternmd 发表于 2024-10-23 15:59
以前买了个CEC480,机芯是用 塑料气囊?做避震的,应该是 三洋机芯吧。整机连遥控器都没有,末级运放是 456 ...

这个用的运放也是便宜货,参、机芯四脚用的是弹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7:17: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这CD光头移动有特色,磁石,铁芯,加线圈,这原理搞不懂。有知道的请科普一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7:26: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宁谢工 发表于 2024-10-23 16:58
这个用的运放也是便宜货,参、机芯四脚用的是弹簧


起码比4558好点,有个说法是,超过5就行。现在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7: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东西不知道音质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CD机够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8: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焊点和引脚方向非常规整,为什么本子的老电器电路板正面全是跳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18: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氵 发表于 2024-10-23 18:18
焊点和引脚方向非常规整,为什么本子的老电器电路板正面全是跳线?

跳线比走长线更好,但是不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8:39: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氵 发表于 2024-10-23 18:18
焊点和引脚方向非常规整,为什么本子的老电器电路板正面全是跳线?

单面板限制,如果是双面板就不会有那么多跳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20: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氵 发表于 2024-10-23 18:18
焊点和引脚方向非常规整,为什么本子的老电器电路板正面全是跳线?

元件规整是为了方便跳线,那个年代由于芯片集成度不高,所以元件比较多,单面走线会遇到很多交叉走线,用跳线是个成本较低的做法,因为当时的双面板成本比较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21: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lookball 发表于 2024-10-23 20:07
元件规整是为了方便跳线,那个年代由于芯片集成度不高,所以元件比较多,单面走线会遇到很多交叉走线,用 ...

原来是这样啊,受教了,多谢科普。我以为是为了走近路才跳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4 07: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lookball 发表于 2024-10-23 20:07
元件规整是为了方便跳线,那个年代由于芯片集成度不高,所以元件比较多,单面走线会遇到很多交叉走线,用 ...

感谢解惑,原以为是测试的调整之用,但感觉没必要那么多。电子产品的叠代太快,双层板和多层板几乎突然出现的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2 05:20 , Processed in 0.21840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