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larkzh 于 2025-1-1 12:25 编辑
锰铜丝,锰铜合金的金属丝,以下简称铜丝。由于其优秀的温度特性,在精细仪表中普遍运用。尤其是中大功率的电流采样中最为合适。一般以插件形式令其暴露于空气中增加其散热面积。进一步提升其性能。
其缺点在于较大的安装空间,较为复杂的安装工艺和成本。但是在狭小的万用表内,却一直保留着,因为其他的替代无法与其竞争。
贴片合金电阻,以下简称电阻,也是专用于采样的,也叫作采样电阻。由于其突出的优点,需要空间小,安装简单,成本低,在电源等非仪器设备中也被广泛使用。
其优点也是其缺点,由于体积小,贴近电路板,散热不佳,加上温度系数价格比对比铜丝没有优势故而不被仪表用以大电流采样。温漂过大无法达到像样的指标。但在小电流中可能被采用。
但是廉价简单的电阻对比繁琐的铜丝对于某些奸商具有足够的诱惑。令其铤而走险,偷工减料。以下为某款用电阻替代铜丝的产品。
另外一款zt111 则使用了另外一种方法,狗尾续貂法,用走线替代部分铜丝。这种玩法新奇,隐蔽。作为一种新型降低成本手段值得一说。
首先温漂会比单独铜丝要大。但是根据不会修在另外帖子中的测试,也在指标误差范围内。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使用电阻一类的性质。只能说打了擦边球,有成程度的差别。
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要这么干,单纯铜丝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 由于成本要求铜丝已经定死,厂家不愿意引入新规格的铜丝,希望用现有的。现有铜丝用在单独安培档,且刚好能保证精度的,没有问题,没有多出这段走线。厂家不愿意一表一铜丝增加成本,这种神操作在别的型号表中也会重复。我们玩老表都有经验,铜丝会被人工调整,即一表一铜丝,成本更高。
由于zt111的毫安档和安是合并在一个铜丝采样的,如果使用铜丝,会造成毫安档精度粗糙,必须增大铜丝电阻。通过不会修帖子的跟帖,增大电阻是铜丝的三分之一,相当可观。所以大聪明使用了狗尾续貂法。这样就让全档位精度保持在说明书内。显然就牺牲了一点大电流的精度。
怎么样,要谴责吗。鄙视吗。声讨吗?
大聪明会说在范围内,没有诈骗。但是总有那么点不对。
国产万用表卷价格,几乎没有利润,这些偷工减料的做法还会层出不穷, 比谁更狠,更没有下限。谁叫我们太穷,太苦,太爱便宜。太没人管,太没有底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