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58|回复: 1

[科技] Meta联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语言数据库 用AI拯救濒危语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7 23:54:0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数字洪流席卷全球的今天,某些小众语言正面临被时代浪潮吞没的危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现存6700多种语言中,超过40%处于濒危状态。当主流语言在互联网上高歌猛进时,那些承载着独特文化密码的少数民族语言,却在数字化浪潮中逐渐失声。这种背景下,一场科技与文化的跨界救援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科技巨头Meta日前宣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达成战略合作,启动"语言技术伙伴计划"。这个项目的核心目标直指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平权——通过构建更强大的翻译及语音识别系统,为使用人数较少的语言搭建数字化生存空间。双方首个合作对象锁定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政府,重点攻关因纽特人使用的因纽特语和因努因纳克顿语。

不同于常规技术研发的闭门造车,这个项目向全球发出"语言众筹"邀请。参与者需要贡献至少10小时带文字记录的语音素材、200句以上的文本资料以及双语对照的翻译句库。这些看似零散的语言碎片,将成为训练AI模型的"文化基因库"。为提升技术研发透明度,Meta同步开源名为"BOUQUET"的翻译基准测试系统,这个由语言学家精心打磨的评估工具,就像给AI语言模型准备的"奥林匹克题库",未来将开放给全球开发者共建共享。

在具体应用层面,Meta并非空谈理想。去年展示的AI自动配音技术已初见成效,这项能将短视频即时转换为不同语言的黑科技,正在从英语、西班牙语向更多语种渗透。其智能助手目前已覆盖43个国家,支持十多种语言服务。此次合作可视为技术普惠的升级版——不仅要让主流用户享受便利,更要为边缘语言群体架设数字桥梁。

这场科技救援行动背后,暗合着联合国"土著语言国际十年"计划的深层诉求。当因纽特老人在北极圈内用母语录制语音样本时,当非洲部落青年上传传统歌谣的字幕文件时,这些数字时代的"语言方舟"正在收集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某个即将消失的古老语言,就能通过AI技术获得数字永生。这既是科技企业展现社会责任的契机,更是全人类守护文化多样性的共同课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2025-2-8 0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要搞人工智能版风语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4 17:35 ,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