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520|回复: 0

[业界] 韩国东元集团跨界突围:食品包装巨头如何撬动动力电池新蓝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1 07: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首尔江南区某栋写字楼里,东元系统公司的高管们正围坐在会议桌前,投影幕布上的动力电池结构图与金枪鱼罐头包装设计交替闪现——这个看似魔幻的场景,恰是传统食品包装企业向新能源领域进军的真实写照。作为韩国罐头包装领域的隐形冠军,这家隶属于东元集团的子公司正悄然上演着产业跨界的大戏,而他们瞄准的,是LG新能源即将量产的方形电池金属外壳市场。

故事要从三年前那场轰动业界的收购说起。2021年,东元系统斥资将专业生产圆柱电池外壳的MKC公司收入麾下,正式吹响进军新能源赛道的号角。这个决策在当时看来颇为大胆:作为占据韩国金枪鱼罐头包装市场30%份额的龙头企业,突然转向技术要求严苛的动力电池领域,无异于让擅长制作传统韩服的裁缝改行设计宇航服。但事实证明,这次跨界远比想象中成功。短短两年间,他们不仅为LG新能源量身打造出适配4680大圆柱电池的金属壳体,更在2023年将电池材料业务的营收推高至950亿韩元,占总收入的7.4%。

掌舵这场转型的关键人物,是去年11月空降东元系统的电池业务CEO郑容旭。这位曾在LG化学和LG新能源担任车载电池事业部副总裁的行业老将,带着二十余年深耕动力电池领域的经验加盟,甫一上任就组建了专项攻坚团队。据知情人士透露,近期公司连续召开战略会议,重点研讨方形电池外壳的技术方案,目标直指LG新能源正在推进的方形电池项目。

面对这个即将开启的新战场,东元系统要突破的不仅是技术壁垒。在方形电池外壳领域,早有新星SEC、相新EDP等老牌供应商盘踞,这些企业不仅与三星SDI保持长期合作,更在材料工艺上积累深厚。而东元系统的独特优势,则在于其母公司强大的金属加工基因——从0.3毫米厚的罐头铁皮到动力电池的精密壳体,看似跨度巨大的两个领域,在冲压成型、表面处理等核心工艺上实则血脉相通。

值得注意的是,LG新能源的电池战略转型为东元系统提供了绝佳契机。这家全球动力电池巨头虽以软包电池见长,但自去年起明显加快技术路线多元化步伐。2023年12月与通用汽车签署的方形电池及核心材料联合开发协议,预示着其产品矩阵将迎来重大调整。而东元系统此前在4680圆柱电池外壳领域积累的协作经验,无疑为其争取方形电池订单增添了重要筹码。

从海鲜罐头到动力电池,东元系统的跨界故事折射出新能源产业链的深度变革。当传统包装企业将三十余年积累的金属加工技术注入新能源赛道,这场看似不可能的转型,或许正为行业开辟出意想不到的创新路径。不过,想要在技术要求严苛的方形电池市场站稳脚跟,东元系统仍需突破材料纯度控制、焊接精密性、成本控制等多重关卡。这场跨越食品工业与新能源产业的冒险,才刚刚拉开序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3 05:12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